第1章 青山少年陳長青(1 / 2)

安陽國,上陽郡,大青山。

大青山並不高,也就四五百米的樣子,說是山,更像是平地的樹林裏拔起來一個包包。

大青山下十幾裏,是最近的一個鎮子,就叫青山鎮。說是鎮,卻也不大,隻比大部分村子大上一些,和其他的鎮子比起來,要小上不少。

青山鎮的人都知道,大青山上,常年住著一個老頭,一個少年。

少年是約莫滿月時這山上的老陳頭撿來的,便按著滿月算,隨著老頭姓陳,老陳頭似乎是個道士,是個少見的識字的,給他起了個名字叫長青,按著老頭的說法,就是長住大青山的意思。

陳長青小時不懂,老頭教了他許多東西,也就大了。大了之後,再說起來也就笑笑過去了。

一老一少在這大青山上,有個破落道觀住著,甚至都快稱不上道觀了,連大殿的神像都壞了一半。二人在右邊的偏房裏鋪了兩張床,左邊的偏房便做了廚房。後院的房間拿來裝書和糧食,順帶著一些雜物。

又在觀旁墾出來幾畝地,種些菜,養些雞,日子就這麼一天天的過了下去。缺糧的時候,老陳頭就不知從哪弄來銀子,帶著陳長青去青山鎮買糧。

陳長青一直念著道觀就是這老頭的,老頭卻從不承認,再說的話,老頭便急了,挨了幾頓打之後,陳長青便再也沒提過這事。

陳長青十歲之前,老頭是住在山上的。每天雷打不動的五件事,站樁,識字,練劍,學習,練琴,有時候飯都不得按時吃,就隻是練劍。

起先是木劍,就隻是揮啊,砍啊,刺啊,挑啊,日複一日。剛開始的時候,每天陳長青的胳膊都是紅腫的,抹了藥膏第二天腫著去練,腫著腫著,這胳膊也就不疼了。

練劍還不止練一隻手,兩手都要練,這是老陳頭要求的,本來陳長青是個左撇子,卻被練得平日裏根本看不出來,直到左手拿劍才能看出技高一籌。不過平時除了老陳頭,大青山上也見不到其他人了。

練琴也是如此,兩手指尖彈得鮮血淋漓,長出繭子,再彈得鮮血淋漓,循環往複,指尖長出了厚厚一層老繭,隔一段時間還要剪去以保持敏感,直到陳老頭的半吊子琴技教不來他才讓陳長青由心練習,隻是提供一些琴譜供其閱讀罷了。

學習便更是繁雜,從醫學經絡藥草到武學招式技巧,乃至曆史謀略,布陣排兵,涉獵極廣,但除了醫武,其餘的均是毛草,而醫學也隻是空中樓閣,沒有什麼實踐罷了。

到了十歲那年,老陳頭給了陳長青兩把破破爛爛的鐵劍,除了沉沒有別的特點,每把足有三斤。對於陳長青來說,已經是近乎不可承受之重,光是正常用它們練劍,就適應了大半年時間。

說來也怪,十年間就那幾畝地供著二人生活決計是不夠的,可陳長青卻從來沒餓著過,還動不動就能有肉吃。問老陳頭是哪裏來的,老陳頭也隻是露出一口黃牙,便不說話,拿起他的葫蘆喝起酒來。

等到了十歲之後,老陳頭便常常下山,每次臨走便給陳長青留個幾兩銀錢,有多有少,二三兩乃至八九兩,讓他去青山鎮買些糧食,免得餓死在了大青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