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村裏麵的學校(1 / 1)

我是\u0027金榮\u0027

故事要從一個小山村說起,這個村莊生活著兩萬多人,房子也有幾百上千棟,居民房。

那是我們生活的農村,20世紀90年代,家家戶戶都熱鬧非凡,大人與大人之間都有話題。

小孩子也有小孩子的遊戲,遊戲不是電子產品,都是非常原始。

我們也不知道從哪裏過來的,但是小時候感覺很好玩。

那時候我已經讀學前班了,在這個村子裏麵,我們都過得非常開心。

讀書,我們都是一樣的,每天早上7點30分上課,還要打掃衛生,所以要提前一些。

我們都是6點多鍾就開始起床刷牙,最重要的,我要說一下。

我們還要找老爸要錢,買包子,不給錢就坐地上,不起來。

一般來說,爸爸都會給的,不管家庭有多難,父母都會有一份屬於自己的小收入。

那時候的包子才2毛錢一個,後麵漲到5毛錢2個。

基本每天早上必吃的,我超喜歡吃豆沙包,我們村叫蓮蓉包。

有時候還有幾毛錢剩下來,我還會買一些小零食,叫話梅。

一毛錢一包話梅,有的兩毛錢。

話梅包裝裏麵還有小琉璃珠,也是我們的玩具。

這個玩具下課時小男孩必玩的,我們管他叫波珠。

小女孩就玩跳繩,格子田螺串,挑木棍。

小時候的記憶,很模糊。

我那時候4歲,小時候還偷過爸爸的錢,現在長大了,覺得很可笑。

我們每天下課中午飯都是回家裏麵吃,村裏的小孩子都會自己回家。

沒有大人接送,更沒有車子,有自行車條件都算很好了。

有的家裏離學校比較遠,徒步去學校很耗時間,但是也沒辦法。

下午下課,我們還要留人在學校打掃自己教室的衛生。

分工很明確,有的擦桌子,黑板,有的倒垃圾,有多掃地。

如果有同學,打架,或者沒交作業。或者上課睡覺,會被老師罰掃地,或者罰站。

下午下課,我們還有更艱辛的工作,就是上山砍柴火。

每個家庭也不例外,我們那個時候都是燒柴火的,沒有天然氣。

村裏也沒什麼賣的,家庭用的光,都是煤油燈,光竹,白色的。

去學校無論是上早課,還是下午課,都是能看到很多村民們的身影,種田。

種田,種菜,種玉米,種花生,種芝麻。

是我們村子最常見的農作物。

下午下課,我們到山上砍柴,也有很多夥伴一起,結伴同行。

有的時候還會在山上遇見一些小孩子來的比較早的。

學校,學前班到六年級,都是在一個學校,上山砍柴他們也不例外,都要做,他們個子大一些,畢竟高年級。

砍的柴火也多一些。

村子裏,不管是山上,還是田裏,都有人的身影,感覺非常安全。

大多數大人,幹活幹到天黑才回家。

也不懼怕太陽的熱辣。

雨天的傾盆大雨。

在山上,下雨經常有的,小孩子衣服濕答答的,回家爸爸就會燒熱水給他們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