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阿滿高聲喊道,

“行行行,到時一定仔細跟你們說說。”

好不容易擺脫村裏的人,得到消息的劉發和劉雅麗劉阿意匆匆趕回。

一番敘舊後,

劉阿滿叫住了劉發,從包裹裏翻出提前準備好的棉襖,直接進入主題,

“發叔,您看這棉襖怎樣?”

劉發笑了

“有得穿就不錯了,還能怎樣?”

“叔,我這次回來,就是為了這棉襖回來的,這樣式的棉襖,我手頭有一大批,您說,這個能不能賣出去?”

劉發瞪眼咋舌,

“我的乖乖,一大批是多少?”

“幾萬件吧。”

劉發嚇得差點失言,

“這麼多,你哪弄來的?”

劉阿滿搪塞過去,

“朋友弄的,我負責幫他賣出去。”

劉發正了正心神,他如今對劉阿滿百分百信任,

這麼說吧,天塌下來有個高的頂著,所以他聽說又要投機倒把,是絲毫不懼了,

“丫頭,那你準備怎麼做,詳細說一說,我配合你。”

劉阿滿沉吟了一下,這貨她不準備像傅澤野說的,放黑市去跟那個小人鬥,

南方市場太大,她這點貨根本不夠看。

她準備拿下方圓幾百公裏的農村地區,專往村裏售,而且不要票。

別的不敢說,光這不要票,足以讓村裏都轟動起來。

城裏人流太過密集,啥人都有,反而不太利於銷售。

但這種銷售,最好規定在這幾天內完成,這樣不容易被人抓住小尾巴。

這樣的話,需要大量的人員幫忙運送貨物。

附近的村子,小的一般都有二三十戶人家一兩百人,大點的上千幾千人都有。

窮苦的人家,有的甚至幾年都不會添上一件新衣,穿著陳舊的衣服縫縫補補的又三年。

一是沒有錢,更重要的是沒有布票。

如果這村裏突然出現一車不要票的棉襖,肯定搶都搶不過來。

劉阿滿料想得不錯,

她和劉發召集了村裏好幾個比較精明靈活的小夥子,又暗地裏以一塊錢一天的租金租下了十來輛自行車,或者是牛車,最後連廠裏的兩輛貨車一起出動。

聽說不要票就可以買到一件棉襖,而且價錢質量都和國營商場的一個樣,所以,當車子馱著一大包棉襖進入村裏後,村民們都爭先恐後的擠過來買棉襖,生怕去遲了就買不到了。

這些小夥子也非常積極的推銷著衣服,賣完後又騎著自行車匆匆的回到劉家莊取貨繼續趕下一趟。

因為劉阿滿許諾他們,誰賣得最多,效率最高,等這批貨賣完後,會有獎勵的。

劉阿滿向來大方,說到做到,所以大家都攢著勁,就想爭個第一名呢。

其中劉大牛的效率最高,他長相憨厚老實,力氣又大,他拿的貨多,賣出去的自然也多。

劉阿滿和小新也沒閑著,也跟著走村串巷,因為有空間作弊,她賣出去的貨遠比其他人的總和還要多。

不出三天,她手頭的貨就差不多賣完了出去,剩下的一百多件,她拿回了村裏,便宜讓給了村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