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失蹤的外公
經過2個多小時的車程,楊逸終於到達了他的故鄉——東碑鎮。在路上一家酒店的洗手間裏做了簡易的偽裝後,他通過小時候的記憶專門在小巷裏中左右穿插,轉了大概半個小時候確定沒有被窺視的感覺後,幽幽地地向外公的家裏靠近。匆匆趕到距離外公家的大門50米的地方,他停下了腳步,找了個隱蔽的地方開始耐心觀察……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楊逸的心情愈發焦慮,因為他發現外公家裏2樓的小閣樓上沒有傳出燈光。要是從前,外公在家的時候,每逢午後,他總喜歡在小閣樓上看書,又由於窗口的位置明暗光線差異太大,外公會在閣樓裏亮起一盞燈,以保持內外光照過度的和緩。但是今天他已經在原地觀察了一個小時了,雖然外公家的大門半掩,但是閣樓的燈從未亮過,雖然不願意相信,但是他知道,那種不好的預感真的發生了。
經過一陣激烈的天人交戰,看著西斜的太陽,雖然這幾年的生活讓他的定力有所升華,在麵對各種事件時他都能冷靜處置,但是在親情麵前終究還是沒忍住。偷偷繞道小樓的背後,來到那個他熟悉的地方,看著那麵隱藏這他當年俠客夢的圍牆,內心來不及唏噓,輕輕向牆壁的幾處不停拍擊,確認位置後,從背包裏掏出匕首,沿著一塊磚的四周插去,然後橫切,最後使勁一拉,一塊紅磚被抽了出來,同樣的動作重複幾遍,挖出高低不同的5塊紅磚後,把匕首別在腰間,雙腳一上一下踩在挖出一半的磚上爬上了圍牆的頂端,快速掃了一眼後院的幾個地方,確認無人後向著院內跳去。落地,翻滾,躲閃,雖然略顯生疏,但是那種深藏記憶裏的感覺還在,當年他為了那天真的俠客們可沒少這麼練過。抽出腰間的匕首躡步前行,緩緩走到後門後輕輕把耳朵貼到門上,屏息,門後一片寂靜。用匕首插入門縫,用巧勁一挑,門軒滑落,對著門把一拉,轉身貼牆。空洞的走廊裏一片寂靜,貼牆前行,慢慢的,楊逸終於出現在了2樓的小閣樓裏。
此時的閣樓一片寂靜,但是可以感覺到還有人氣殘留,那麼可以說明,外公之前一定還在。看著整個閣樓的布局這麼多年依舊不變,一絲懷念出現在心間。但是也僅僅是一瞬間,他變壓下懷念,仔細觀察著四周,一桌一椅,書架,天花地板……最終,楊逸的眼睛定格在書桌上,隻見書桌上的硯台裏墨汁還沒幹透,筆架上的毛筆雖然幹了,但是還沾有濃墨,而按照楊逸對外公以往的認知,喜愛書法的外公絕對不會這樣擱置他的筆墨紙硯,可見外公絕對遇到了不可抗拒的事情了。想到這裏,楊逸的眼睛已經開始發紅了,但是如今的情況讓他強忍著情緒。深吸一口氣,繼續觀察,冷靜思考。最終,楊逸緩緩走到書桌的另一麵,正麵的麵對著書桌上的紙,沒錯,就是外公書寫的那張紙,隻見紙上隻有一個鬥大的“龍”字,再無其他!看著眼前的字,楊逸的眼神開始渙散,進入了深度的思考。
“外公這麼匆忙的叫我回來是想對我說什麼?”
“外公在等我的這段時間反生了什麼?”
“如果外公有重要的事情對我說,卻無法當麵說,他會怎樣給我留信息?”
“假設在有突發事件發生,在有限的時間裏,外公會在哪裏給我信息?”
“假設外公要留信息,又不能讓別人知道,他會怎麼留?”
楊逸再次對書房細致的打量,書架上有一層薄薄的灰塵,證明沒有被人翻動過,太花地板都是木製的,如果藏有東西,怕早就被人發現了,也不會輪到他回來翻找!閣樓就這麼大,能藏東西的地方就這麼點,到底在哪裏?一無所獲的楊逸不由得一陣泄氣,低下了頭,然而就在這時,他再一次麵對書桌上的“龍”字時卻再也移不開眼。
身為華夏的子民都知道,龍乃中國傳承千年的圖騰,其中代表的象征實在太多,太大,就算說個一天一夜也有說不完的。也正是這種深入骨髓的傳承,一般有著華夏血脈的人一提到龍時,不自覺的都會有“騰飛”,“高貴”“生生不息”等感覺。而另一個華夏遺傳千年的文化——象形字,也有有一個與世界眾多文字不同的地方:意境,也就是某些人在書寫文字的時候,會有一種玄秒的感覺隱隱的留存在書寫的文字裏,這也是為什麼古代裏有“一字之師”,“妙筆生花”,“錦繡文章”等典故的流傳。這也是為什麼楊逸盯著眼前的“龍”移不開眼的原因,眼前的“龍”讓人看著心裏一陣別扭,它一點也沒有“騰飛”,“高貴”“生生不息”等感覺,反而,反而,平平無奇!對!就是平平無奇,看久了還有一陣別扭!那種感覺讓人很別扭,很壓抑!而按照楊逸了解,毫不客氣的說,已經沉浸於書法一道幾十年的外公絕對已經到達了“妙筆生花”的境界,試問又怎麼會寫不出“龍”字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