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該完結了。

正如開頭所說,是練手的作品,嚐試連載一下看看,自己能不能適應高強度的更新節奏。讀者同誌們對於我作品的反響如何。

事實證明,反響並不是很好(也許是題材的緣故,10W字讀完率並不高)我個人也不能同時兼顧學業和高強度連載。

(所以別看我發了新書,但很抱歉,更新速度估計慢的可憐。)

我也考慮過繼續寫下去,但是這樣和我某個大框架下邊“新芽”的設定並不符合。

“新芽公社”象征的是什麼呢?是理論的萌芽,是星星之火,它的存在就是一個指引,而不是輸出。

(輸出的工作得交給中央軍務委員會組織來負責。)

冰汽時代,這樣比較絕望,但是仍然保留一線生機的世界,是符合這個主題的,但是再往後寫就就不知道了。

而我通過寫這一本書,完成了從鑒證人往研究人的轉換。

沒有這本書,我不可能真的啃完一整冊《宣言》和《哥達綱領的批判》,也不太可能去翻這麼厚的《列寧全集》,去構想一個不以階級壓迫為基礎而存在的政權(《國家與革命》中的觀點)

無論如何,至少對於我而言還是受益匪淺。

另外,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觀點和方法論真的有用,真的好用,看《人的正確思想從哪裏來》,再寫進文章裏,似乎就真的能理解一些觀點了。

接下來我得補課(高數快掛科了),寫大綱,找素材,看相關內容的優質小說,嚐試進行仿寫,之後才有把握真正的開始寫新書——這一套忙活完都不知道是猴年馬月了。

同樣的,新書一定會偏向左翼思潮的世界觀——誰叫自己是個←人呢?

哦對,可能還會縫一點鋼4、一點帝國時代4、一點戰地進去。(前段時間steam打折就買了戰地,不寫一點什麼對不起自己被血虐的經曆)

(但我真心不建議同誌們玩戰地,當你看到飛天重機槍和閃電俠的時候,你才能體會到戰爭的殘酷)

眼看著也快過年過節了,在此祝願大家萬事順意,平平安安,千萬不要像我一樣節前生病了!

(現在還燒著)

接下來,是湊1000字的環節

新芽:生命之論

格言:生命會自己找到出路

聯盟曆前158年,自然之神各個教派之間就生命的定義方麵展開辯論。

知能論的支持者認為:定義生命應該是從其思考能力進行判斷,思考能力的強弱決定生命的重要性。

思考能力強的,更加具有生命的“權重”

那是否意味著,掌控修行之人擁有更強的思考能力,因此自然是高貴的?可那些有修行能力但缺少資源的人生而低賤嗎?

情感論的支持者認為:定義生命應該根據這個個體所給你帶來的情感體驗而判斷,重要的不是這個生命,而是你的態度。

比如說紙片人給了你很好的情感體驗,而那些正在工作的煤礦工人、清潔工人、農業工人與你沒有交集,那紙片人的權重就更高。

可這是否就意味著修行者自己擁有對生命的裁量權?修行者為什麼有資格定義生命?修行者是不是反而成為某種意義上的獨裁者?

社會論的支持者認為:重要的不是這個物品本身,而是它對這個世界所做出的貢獻以及所能夠對社會做出貢獻的能力。

某些魔法機械、伺服腦每秒鍾就可以運載數以萬噸計的物資,完成億億次的計算。因此這些人造機器在社會貢獻方麵遠遠超出正常人所能夠達到的水平,因此機器比人更加具有“權重”。

這是不是一種變相的“效益最大化?”是不是對人的異化和漠視?

這些學派的人員在獨立之後,繼續對於“定義生命的重要性”展開辯論,最後得出一個觀點:

“人格平等”

生靈,不應該被強製賦予一個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