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我們還是別去了吧,那裏是富人區的別墅,我們進去都困難。”
車內,魏七七非常擔心地看著自己的母親,前任沙市市長夫人。
母親剛過七十,本該天之驕女的大學教授女兒,卻嫁給出身平庸的父親,操勞一生。
最後在父親退休後,還被離婚了,最終陪伴母親的,就是他們的那一套幾十年前的單位福利房。
母親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顯老很多,現在眼看著就行將就木了。
而父親卻和母親相反,看上去比實際要年輕二十歲,毫不誇張的說,就是有人說父親和自己是兄妹,也不會有人質疑。
想到這些,魏七七不由得悲從心生。
夏巧西睜開眼,蒼老的臉上帶著幾分不甘:“今天我必須見到他,咳咳……”
“媽媽!”魏七七急忙從自己的帆布包裏拿出紙巾來,一邊將紙巾放到母親手上,一邊將母親一把抱住。
夏巧西咳出一口血,魏巧巧遞給她的紙巾立馬就被血水浸透了。
“死前不見你爸一麵,我死不瞑目。”
夏巧西努力壓製住往上翻湧的腥甜感。
的士很快就開到了月湖邊的富人區別墅群,但見月湖旁一幢幢具有歐美鄉村風情的別墅散落在蒼翠樹木的掩映之中。
真是好地方呀!
湖水之畔,風水至上,自然致尚。
作為解放初期工南大學土木工程係書記的女兒,天之驕女的夏巧西見到這樣的別墅,都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塊適合居住的風水寶地。
夏巧西腿腳不好,這是在下鄉那些年留下的毛病,剛走不遠,她的膝蓋就開始痛了。
但是,她依舊不肯停下來,哪怕是一分鍾的時間。
她是在知青返鄉的前兩年嫁給魏建軍的。
成親時,她覺得自己找到了對的人。
魏建軍對她很好,可以說是寵溺。
雖然,她的婆婆和小姑對她總是挑三揀四,可以說是雞蛋裏麵挑骨頭。
但是,有了丈夫的寵溺,她是甘之如飴的為這個大家庭付出。
她支持丈夫去高考上大學,為丈夫照顧多病的婆婆、年幼的小姑和小叔。
自從丈夫考上大學以後,魏建軍上有老下有小的家,都是她撐著。
後來,在她哥哥和父母的幫助下,丈夫魏建軍又留在了這個省會城市裏,就連丈夫從政都是她哥哥幫的忙。
而她自己卻錯過了知青返城的最佳時機,也錯過了上大學的最好時機。
最後,她還是在自己哥哥的幫助下,進了一家織布廠,這才回了城。
丈夫從政以後,她為了照顧丈夫的一家老小,她隻能將年幼的女兒送進廠裏的幼兒園,那時候女兒七七才兩歲。
她是含淚將女兒送進幼兒園的,幼兒園裏麵就女兒七七最小。
可是她沒有選擇,她必須撐起這個家。
她這一撐就撐到布廠倒閉後,四十二歲內退,自己做了全職家庭主婦。
一輩子就這麼恍恍惚惚過來了。
後來,七七也成家了,自己覺得最虧欠的就是自己的女兒。
她沒有時間陪著女兒,把自己的時間都用來照顧常年臥床的婆婆,把小姑和小叔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
她換來的卻是被離婚。
她沒想到魏建軍早就在外麵有了個家,還有個兒子。
如不是她因風濕病住院期間發現自己早已被離婚,如不是魏建軍托名將婆婆送回老家,自己在老家陪著婆婆,實則陪著另一個女人住在這棟別墅裏麵。
她還一直以為自己那個掌握過全市財政大權的丈夫是一個兩袖清風、高風亮節的副市長。
她自己住著那一套幾十年前的三室兩廳的單位福利房,而魏建軍卻和另一個女人早已另外成了家,住在了這富人區的別墅裏麵。
終於,走完了月湖畔的這一段鵝卵石路。
夏巧西一抬頭,便見這別墅威武氣派的大理石材質的門頭矗立在月湖畔。
大門口穿著深藍色製服的門衛筆直的站立在門口,眼睛都不曾瞟過她們一眼。
就像七七說的,她們進這別墅區都困難。
魏七七終究還是不忍心,她將母親扶著坐在了旁邊的大石上等待。
然後,她便與那門口的門衛交涉去了。
過了幾分鍾後。
魏七七扶著母親走進了別墅區內。
人車分流的別墅區內,車道都是黑色的在陽光下泛著微光的柏油路麵。
人行道上鋪的是青石板。
沿著青石路的兩邊種植的是一排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