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紀某年二月十九日。
華憐享年二十四歲閉上了眼睛。
就在他意識逐漸歸於混沌的片刻,腦海中忽然出現了無數道繁雜虔誠的聲音。
“觀音大士,保佑我的孩子平安出生。”一個婦人虔誠祈願。
“救苦救難的菩薩,您到底什麼時候顯靈啊!天下大旱,已經整整三年沒有下雨了!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某地官員恭敬叩拜,口中念著佛號。
“觀音菩薩,我的如意郎君,能不能和我修成正果呀?”妙齡少女手持觀音簽,含羞帶怯的發問。
照理說這麼多人聲重重疊疊的傳入耳朵,不被吵死也被煩死了,華憐卻沒有任何情緒波動,在他昏沉中想著——我已經聽到了。
那些聲音便逐漸微弱了下去,直到耳邊變得一片寂靜。
幽靜竹林中忽而傳出一聲鳥鳴,似乎是打破某種隔膜的信號,華憐睜開了眼睛。
頭戴珠翠金銀蓮華寶冠,身著縹緲長裙白衣,左手持柳枝,右手持玉淨瓶,身後代表功德的光明圓環熠熠生輝。
他坐在蓮花寶台之上,目光幽遠,神情哪怕是平淡的,細長的柳葉眉也無端透露出慈愛悲憫之色。
就在華憐穿成觀世音的刹那,浩瀚回憶湧入他的腦海。
成佛前他本為妙莊王的三女兒,名叫妙善公主。
他的姐姐大公主妙因愛文才,招了一個文駙馬。
二姐姐妙緣愛武才,招了一個武駙馬。
妙善自己愛修行學佛,不願嫁人,妙莊王一怒之下將妙善趕出家門。
妙善公主,也就是現在的觀世音菩薩,似乎生來就是修行佛學的靈者。
他離家後日夜苦修很快就得道,仙號“香山仙長”。
不久後妙莊王病重,妙善知道父王病重,就變化成一位普通僧人,進宮進奏:“大王的病痛,不是至親之人的手眼入藥難以自愈。”
妙莊王當即想到了自己的三個親生女兒,他分別傳大公主妙因、二公主妙緣進宮商議。
兩位公主聽他一說,頓時不樂意了,畢竟奉出手眼給父親治病,自己豈不是就成了殘廢?
化作僧人的妙善公主見狀就提議說:“香山仙長濟度生靈,你不如去求求他吧!”
之前已經提過,香山仙長就是妙善得道仙號,也就是說妙善讓妙莊王求的人,其實就是他自己。
妙善改變樣貌,變成仙風道骨的香山仙人來到王宮。
他毫不猶豫的挖去雙眼、自斷手臂給妙莊王治病。
妙莊王看到“香山仙人”因救治自己變成殘廢,既感激又不安。
他叩頭祈求神明讓仙長再長出手眼,於是“香山道長”不但重新長出手眼,而且是千手千眼!
妙善公主褪去偽裝,告訴妙莊王自己就是香山仙人的真相。
雙手雙眼已經償還了父女的恩情,從今後他和人世間的聯係、和親人父母的聯係也在此刻了結因果。
妙莊王大受震撼,想到自己以前對妙善公主的種種虧待後悔莫及。
在妙善公主勸妙莊王皈依佛門,修德行善的時候,妙莊王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等妙莊王病好後,他立刻命人在香山建寺,建造金手金眼仙長像來稱頌妙善的功德。
不過傳令官不小心聽錯了,而且見過妙善公主千眼千手的神跡,以為妙莊王傳旨的是“建造千手千眼仙長像”。
從此就有了千手千眼觀音的金身塑像流傳於世。
當華憐記憶回籠的瞬間,他就明白為什麼自己在人世間會曆經那麼多苦難了。
觀世音和普通佛陀是真的很不一樣。
如果說那些佛陀高居三十三重天外不問人事,那觀世音就是截然相反的慈悲法。
為了能夠更好的聆聽眾生苦難,理解這個世間的不幸,已經有大成就大身份的觀世音自願將自己投放到過去、現在和未來。
並且設定了種種磨難讓自己深刻了解,何為“人之八苦”。
華憐正是觀世音在未來的投影,他經曆的所有苦難,都讓他更深刻的了解了這個人間。
過去苦、現在苦、未來也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