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遙遠的村莊中,住著一個女孩,她從小就住在這裏,然而她的內心並不甘心以後都住在這裏,所以……
在這女孩8歲以前,她一直都是和奶奶一起生活,她的奶奶疼她、愛她。即使家中不富裕,但是奶奶看到什麼好吃的好玩的,都會把它買下來,帶回去給小女孩,小女孩也非常喜歡這奶奶。但是小女孩並不是很懂事,她認為家中的所有都是共享的。一次嘴饞,她把奶奶的錢大部分都拿去買了零食,當她回到家的時候,滿嘴的辣條油,奶奶很納悶,便詢問了一番,奶奶知道後,大罵了女孩一次。可是這是奶奶第一次對女孩發火,女孩也懵了,但是女孩沒有哭,隻是默默的走開了。那一晚,奶奶沒有睡著……
不久後,奶奶上街買了好多女孩聞所未聞的東西,女孩也很開心,奶奶見狀便對女孩說:“之前,我的話語是有點重了,隻是我不希望你以後那樣子。”然後奶奶低頭去整理手上的東西……女孩反過臉對著奶奶說:“為什麼不可以那樣啊。”“如果有人把你的玩具拿走了,你會生氣嗎”,奶奶說。女孩說:“嗯。”之後奶奶笑了笑,也不說話了。
在女孩4歲的時候,她以前住的家中多了幾個人,那是她三姑家的小孩。但是女孩過慣了一個人的生活,那會習慣和別人搶吃的、用的。這天女孩一臉的不屑,但是心裏很糾結,終於女孩還是沒能忍住暴脾氣,全發泄出來,她從屋裏提出一袋白糖,怒吼道:“你們不是很喜歡吃糖嗎,這,全吃了,要不然,打你。”三個小孩站在那一動不動,相視一眼後,他們大把大把的把白糖往嘴裏送。奶奶知道這件事之後沒有生氣,隻是語重心長的說道:“他們那樣你確實會受委屈,你罵他們也是應該的,但是親人應該互尊,互助,互誇的。雖然他們是你三姑家的孩子,但是我們都是親屬關係,我不會因為你是年齡大他們一點就讓你讓著他們。我們都是人,所以沒有什麼不同,但是也要懂得適可而止,該讓的時候就讓,不該讓的時候堅決不讓,知道了嗎。”女孩似懂非懂的點點頭。之後所有人都相處都很融洽,直到……
女孩五歲了,也到了該上學的時候,附近人家的小孩4歲5歲都陸陸續續被爸媽接到城裏去上幼兒園了,可是那時的女孩就是不肯跟爸媽進城上學,女孩的爸爸問女孩這是為什麼,女孩說:“奶奶去,我就去。”他們都愣住了,女孩以為他們沒明白,又重複了一遍。她的爸爸笑了笑說:“你這小孩,大人想做的事情什麼時候也輪到小孩子說話了。”軟磨硬泡了幾天,女孩的弟弟被接走了,女孩留了下來。但是她這個弟弟也剛被接來沒住上幾天。
又到來年初夏,奶奶還是擔心女孩的讀書問題,奶奶對女孩說讀書是農村孩子最便捷的出路,就讓女孩跟她的爸爸進城讀書,但是這次女孩沒有聽進奶奶的話,毅然決然的要留下來。沒辦法,奶奶隻好帶著女孩去鄉裏的學校報名,於是女孩的上學之路開始了。
到上一年級時,報名需要戶口本,奶奶在那說半天,說我學前班學習優異,乖巧,懂事,但還是無濟於事,隻好打道回府。半夜奶奶打通了爸爸的電話,對爸爸說讓他回來辦個戶口。可是女孩爸爸說把她接進城裏邊讀。奶奶說管不了我們父女的,讓女孩爸爸自己回來看著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