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狩獵場上的歡鬧(1 / 1)

一陣馬蹄聲轟然而至,一群鳥兒被驚得撲棱著彩色的翅膀,從茂密的灌木中騰空而起,又有幾隻小鹿倉皇失措沒頭沒腦的撞開灌木叢,沒有方向的亂竄……

先是幾騎奔馳的駿馬,揚鞭奮蹄,一個身著黃色袍褂,腰間束著玉帶的年輕男子,正奮馬揚鞭的追逐麋鹿,黃色的披風因駿馬的疾馳而烈烈搖擺,身邊幾個身著戎裝的男子,個個手持長弓短弩,架著飛鷹走狗。

再之後,五種色彩的旗幟迎著秋日的令人舒暢的惠風飄揚過來,旗幟下邊是一群颯爽英姿女子們,他們驅馳著駿緩緩而來,她們歡聲笑語,並不疾馳,也不急著獵取逃跑的小鹿。

這是上京豐鎬城的昌邑王明賀、上京的大將軍武智等人正帶著愛妃、親信們正在這一帶打獵,隻見彩旗飄舞,猶如舞女們舞動的青春,鶯歌燕舞,女人們身著戎裝,個個雙腮緋紅,雲鬢飄散,先是隨著昌邑王追逐奔跑在草地上的一隻狐狸,在射出第十三隻箭以後,狐狸終於逃脫了。

為了增加圍獵的激烈性和趣味性,昌邑王明賀帶著寵臣武智在前,昌邑王的愛妃們各帶一隊女子在後,分作五隊競賽,每隊都有一麵彩色的旗幟。眾武士鎧甲鮮明,英武雄壯,各執弓弩配合昌邑王和妃子們的圍獵,昌邑王平時遊樂宴會,整日與弄臣嘻嘻不休,除了射術不精外,對於騎射確實“擅長”的,正是秋高氣爽的節令,昌邑王為了哄眾女子開心,先是追逐了一陣狐狸,小試牛刀的射了兩隻剛剛放出的家養的兔子和一隻溜達的“野雞”,就得到了女子們嬌媚的讚善和眾武士們的歡呼聲。

他豪氣勃發,跟眾多美女們說道:“這些不算什麼,我自學會打獵以來,獲得的獵物有成年大鹿十五隻、黃羊一百五十四隻、狼二十三條、野豬四十五頭,野雞、野兔、飛鳥難以計數,所獲得獵物就是專業獵人也未必比得過我。”眾美人發出嬌嗔聲以及讚美聲,“大王好厲害……”“大王真是神勇”“大王是最好的獵手,再狡猾的狐狸,嗯,兔子也逃不出手掌心”……

“但是這打獵可不僅僅是獲得獵物,那樣的話豈不是一區區的獵戶?”昌邑王麵有得色,又接著說道:

“浪漫騎士、偉大詩人王小波說過,這秋日的打獵,就是應該去逐鹿原上,那裏的地勢高峻,天高雲淡,還有塞外的秋風,就應該拿拓木製作的長弓,配上產自巴蜀的長竹箭,雖然是去射南飛的鴻雁,但不是誌在得雁,更是意在領略秋日的高天,迎著天頂的來自口外的勁風,拉滿弓弦,挽得雕弓如滿月,領略滿弓欲發時誌在萬裏的一點情趣,等會我帶你們去逐鹿原上射大雁”。武智接口道:“還是王上懂的打獵,習射的人多數都以為騎烈馬,挽強弓,用長箭,百步穿楊就是打獵,其實都是粗淺的認識,是匹夫的做法,而草原上的蠻族夷狄,王上是真正懂打獵的。”昌邑王不禁洋洋得意起來,說道:“打獵的樂趣要隨著季節不同而有不同的裝備,打獵的誌趣亦不相同,隆冬臘月到逐鹿原上射雕,披上塞北的貂裘,戴著虎皮的帽子,要用強勁的角弓、北地的鳴鏑,乘著汗血寶馬,攜西域高大白皙的女奴隸,體會怒馬強弓射猛禽時一股衝天的怒意;春日萬物溫暖,百花盛開,帶著身著盛裝的美人,凡是路過的道路兩邊都要用彩燈、絹帛裝飾一新,彙聚在三月三的河邊,享受海天盛筵,再用白木的軟弓,蘆葦的輕箭,射來揮灑自如,乘著矮小的馬匹,體會春日遠足的野趣。夏天帶著野餐的美味,帶上上等的女兒紅黃酒,美人們身著輕薄的紗衣,似仙女般遊走在林間射鳥雀,用桑木的小弓小箭,既不會被酷暑困擾,又能體會樂趣,最好是能在乾溪水邊射水鳥和野鴨,在湖邊搭起帳篷,用白玉杯子乘著美酒暢飲,累了就小憩在林間的吊床上,而在林間打獵那可是是考驗眼力和精細度工作,需要耳目並用,射時又要全神貫注,不得有絲毫的偏差,這樣射法才叫做射呢。”武智說道:“這些倒還在其次,最享受的,務必要乘樺木的輕舟,攜善鳧的黃犬和翱翔的雄鷹,還必須有眾多美人戎裝素顏,伴隨左右,且歌且舞,在河中沐浴,在湖中采蓮,方才是妙啊!”昌邑王哈哈大笑一聲。一個妹子接口道:“說的不錯,南梁蕭皇帝曾作一首詩,《采蓮曲》說:

晚日照空磯,采蓮承晚暉。

風起湖難度,蓮多摘未稀。

棹動芙蓉落,船移白鷺飛。

荷絲傍繞腕,菱角遠牽衣。”

這吟誦詩歌的妹子是袁香濟,是豐鎬城的九門提督袁詠的妹子。

九門提督袁詠今天本應該很忙,今天昌邑王出獵,他要保障王爺安全,又要顧及上京豐鎬城的安全,應該是忙碌的一天。因為每次昌邑王出獵都不提前告知他,臨時起興,說走就走的旅行對於王爺是很瀟灑,對於他來說,卻很是猝不及防,他要調動各處守備換防,因為大量的親兵被昌邑王帶走,去保護他和他的愛妃們,還要協助圍獵,城中的守備有些不足,還要加強王府、將軍府的守備力量,因為家眷的安全也很重要。幸虧王爺出行次數多了,也有了經驗,慢慢習慣了,而折騰的次數多了,守備也就漸漸的懈怠了。就連溫三郎即將返回京師,途經上京這樣的事情,他也有些不上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