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土地改革(中)(1 / 2)

在中國近代的曆史上,土地改革絕對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中國是農民的國家,蒙古是牧民的國家。

雖然表麵看起來不同,但是他們現在都有著一個共同的問題。

土地分配製度極其不合理,大部分生產力都被基層地主所瓜分或者幹脆直接被浪費掉了,整個國家沒有希望。

雖然在強悍的帝國主義國家,還是存在大量的地主,但是為什麼他們這樣依舊強大,中國這樣就那麼孱弱呢?

因為現在的中國就是一個半封建半殖民社會,人家資本主義國家有地主簡直太正常了——人家連財閥和資本家都能存在,地主為什麼不能存在?

別的國家是帝國主義,資本主義,他們是靠著侵略掠奪財富。

中國呢?她是被侵略的啊!

別國的地主和資本家還能算是民族資產階級,中國的地主和資本家就是純純的買辦階級了啊!

所以在中國,土地改革極其重要。

而蒙古是中國的一部分,(起碼我是這麼認為)情況也與中國基本一致。

所以,土地改革是蒙古革命的重要一環。隻有完成了土地改革,蒙古才能夠解放生產力,才能夠算是正式向康米主義這條大道前行。

孟河所頒布的土地改革的政策,其中有著很多強硬的措施。

比如說:

在全國範圍內進行土地普查,把所有地主多出來的土地以及錢財全部強製上交,並分給沒有土地的佃農與貧農。

整個政策十分的強硬,雖然孟和也在盡力聯合中上農這些勢力,但是對於大地主的打擊絕對不手軟。

就比如說這土地改革實行到現在,孟和就親自主持了大大小小6場的土改會議,在基層與中央演講了13次,領導了23次對於各個地主與土豪劣紳的批鬥大會。

孟和的每一個行為都在強調土地改革在現在蒙古的優先級是最高的。

而現在的孟和,正在和烏勒吉一起開會。

在孟和掌控政權後,蒙古商人就順理成章的都並入了烏勒吉的蒙古商人協會的管轄之下。

現在的蒙古商人協會,幾乎有著整個蒙古能夠算的上是資產階級的商人,也包涵著大量的小市民階層與大部分的富商。

他們對於孟和的土改政策不怎麼反對,但是他們有著其他方麵的擔憂。

“孟書記,我們對於您的土改政策並不反對,但是我們有一個小小的疑惑……希望孟書記您能夠解答。”

說這話的人是烏力罕,是蒙古商會最初創立就加入,與孟和也算是個熟人。

烏力罕的家中世代經商,雖然沒什麼地位,但是也有點小錢,因此他的體態發福。再加上他以及五十多歲的年紀,以及他那和善的表情,倒是顯得忠厚平和。

而烏力罕在日常生活中也確實是一個有些善心的人,這大概就是相由心生吧。

“烏力罕同誌有什麼想問的嗎?行,具體是想問些什麼事情?”

孟和答應的很幹脆。

烏力罕在此時做了一個深呼吸,之後才下定決心開口:

“土地改革要求沒收地主的土地與牛羊,分給窮人。那如果是一個為人正直的牧場主,因此而失去了一切,這是不是顯得有些……不太公正?”

烏力罕說完這句話後,全場便保持著沉默。

孟和思考了一會兒,便回答:

“地主的財富很多都是通過剝削和壓榨掠奪來的,他們財富的來源就是不正當的。”

“很多窮人一生下來就沒有土地,隻能夠一輩子給牧場主放牧,每天拿著那些微薄的收成過活,一輩子也翻不了身。”

“但是很多的富人,一生下來就是富人,一生下來就是地主。”

“他們從小就是養尊處優的,他們有著別人沒有的優越條件,一出生就是人上人,他們開始奮鬥的起點便是別人窮盡一生的心血與努力才能到達的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