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的人啞然失語。
於是這個小名就定下來了。
對於自己從小伴隨自己的小名,楊恒長大以後無數次唾棄扼腕,叫什麼哼哼啊,他又不是豬,哼什麼哼。
隻是這個時候的哼哼,還不懂事,所以這個小名就被安在他腦袋上。即使到了他日後長大娶妻,他的無良娘還是哼哼的叫他。
因為身上有孝,哼哼的洗三和滿月都是自家幾個人在一起慶祝的。楊氏一家和楊鐵柱兩兄弟親近,也就沒有講究那麼多忌諱。還是會來兩家家裏,不過不是從前門進入,而是從後門小作坊裏過來。
哼哼滿月之後,轉移間又過年了。
因為有孝在身,這個年著實過得冷清不已。不過除夕的晚上,大家還是在一起吃了一頓好的。至於後麵的,則是都呆在家裏不出門。因為身上有孝的人家,不能上門拜年,當然也沒有人上門拜年。
大家一看到門外貼的白色黑字的對聯,就知道這戶人家正在守孝期間,也沒哪個會不識趣的上門來。
******
冬去春來,萬物複蘇。
落峽村的村民們又開始辛勤的勞作了,也許去年的日子並不舒心,但是日子怎麼過都還是要過的。
村裏慢慢開始有了歡聲笑語,村裏小道上也漸漸多了很多人出來走動。雖然比不了往常的熱鬧,但是比起服役男丁走後的那種死寂要強了很多。
楊鐵柱幾家的地,去年買回來的時候就說了,以後還是交給賣地的人家種。話雖這麼說,但是當初畢竟沒有簽契,所以那些人家心裏都還是很忐忑的。
一直到了入春,楊鐵柱幾家找上門來簽契,大家才放下心來。因為楊鐵柱兄弟兩人身上有孝,所以這件事情是夏大成出麵辦的。
解決了地的事,大家又開始忙碌臘味鮮的工作。臘味鮮的生意幾乎和去年的時候是持平狀態,因為買地的事情擱淺了在他處增設小作坊的事情。
夏大成對於增設小作坊的事一直沒有死心,無奈去年大家把手裏的銀子花了一個幹淨。幸好臘味鮮的生意每天都有進賬,又積攢了這麼久,幾家湊湊銀子也就夠了。
這次的啟動資金沒有讓林青婉一家出,因為夏大成說了,他們占了紅利,一分錢本錢不出怎麼行。於是這次的啟動資金是大家按分成均攤的,林青婉家出了120兩,其他兩家一家出了40兩。
加起來一共兩百兩銀子,應該可以設兩個小作坊的點了。
夏大成的計劃是在縣裏或者鎮裏附近的村子增設作坊,這樣一來可以自己蓋個小院子,不會像在縣裏或者鎮裏買房價格那麼高,另外到時候招工的時候也方便一些。
這件事就交給夏大成和馬叔去跑了,而家裏的送貨還是交給楊鐵柱兩兄弟。因為送貨人手嚴重不足,又把聶二堂嫂的男人楊巍和大菊的男人龐梁請了回來負責送貨。
兩人的工錢按月發放,每月一兩零五百文錢。這兩家都是兩口子都在小作坊裏做工,加起來一家每月可以拿到二兩多的工錢。
這些進賬加起來比種地收入高多了,而且還是全年有活兒,中間沒有空檔。楊巍樂得也不當貨郎賣那些不值錢的小玩意了,大菊的男人索性把家裏的地佃給了自己弟弟種,每年照外麵市價給六成租子,然後小兩口把一門心思都撲在了小作坊這裏。
小諾諾現在已經一歲半了,不但會說很簡單的話語,還能自己穩穩的走路。
為了教一歲時候的諾諾走路,林青婉可是磨得頭都大了一圈。
不會走的時候,教他走,為了給他鍛煉腿勁兒,還給他做了一個類似於學步車的東西。隻是諾諾的學步車是木頭做的,而且不能下麵滑行跟著娃兒走。
因為這裏的技術達不到,林青婉也不會設計什麼滑輪軸承啥的,就是讓崔木匠做了一個簡易的小桌子形狀的,然後中間挖了一個圈。高矮根據著諾諾的身高設計的,然後可以讓他站在裏麵練腿勁兒。怕他站累了,或者不想站了一屁股坐在地上。林青婉還專門用那結實的布,做了一個屁股兜釘在裏麵,讓諾諾想站的時候可以站,想坐的時候也能坐。
這個東西剛開始挺好用,林青婉想幹個什麼活計,把諾諾放在裏麵,擱在自己身邊就好,其他時間可以不管他。隻要注意不讓兒子在裏麵帶時間長了就好,這東西又是木頭做的,地盤重,也不怕娃兒使勁兒過大翻過來。
但是過了兩個多月就不行了,因為諾諾已經不滿足要站,還要走。
然後就形成了這樣一幅局麵,馬嬸兒或者楊鐵柱,跟在諾諾身後,亦步亦趨。剛開始自己學走路的娃兒,控製不了自己的速度,總會往前衝。有大人在一旁看著,讓他不要跌倒就行了。
其中的那個辛苦就不用說了,不過這個辛苦的過程都是馬嬸兒和娃兒他爹經曆的。林青婉隻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