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瞅啥呢?”
男人無意思的支吾一聲,估計心裏在想自己的,也沒回答。
終於還是忍不住,“婉婉你給我吃一口吧。”還沒等人回答,又說道,“我看兒子天天吃的好香。”
這男人在想什麼東西,林青婉氣得擰了一把他的耳朵,可惜舍不得用勁兒。
“滾蛋!”
說是這麼說,還是抵不過蠻漢子又是賣萌又是裝傻的癡纏,終於讓他得逞了。
……
等喂小諾諾的時候,小諾諾使勁兒吸啊使勁兒吸,吸半天都吸不出來,哇的一聲哭了。
仿佛在說,我的奶奶的,誰把我的奶奶(一聲)偷吃了!
旁邊的老娘和老爹,兩個人的臉都可疑的紅了。
********
人手不夠的問題終究是要解決的,大家坐在一起集思廣益。
要不然再去買幾個人回來?有人提議。
說是這麼說,大家心裏都清楚,這也不是個法子。總不能一缺人手就買人,人是好買,但是買回來放哪兒呢?
楊鐵柱家裏已經買了一家三口回來,不管是幫村林青婉做家務,還是平時幫小作坊打下手都已經足夠了。畢竟他們家目前就三口人,人買多了也沒處住啊。
而且他們的生意以後可能會越來越好,為了怕手藝外泄,人手缺的時候就買人,無疑於飲鴆止渴。因為你不是買人回來就算完了,你還要管別人吃住的問題。
其實夏大成也是老早就在思考這個問題的,他把自己的顧慮說出來給大家聽。而林青婉也早就在考慮這個問題,隻是問題一直沒到眼前,她也沒有認真考慮過。可是現在已經是捉襟見肘了,就不得不想法子解決這個問題了。
大家商量了又商量,還是決定請人來幫忙。至於手藝外泄,也想到了一些規避的法子。
首先請人要請厚道一點的,可以放心的人。然後就是臘味鮮的配料保密,楊氏他們知道林青婉手裏捏的有配料,每次楊鐵柱給他們拿來放進去的就是核心的佐料。這個吃食是別人家的祖傳秘方,核心佐料保密大家都可以理解。而且現在在坐的都是厚道人,倒也沒人覺得楊鐵柱兩口子這樣做事對他們的不放心。
他們現在要想的是,全部佐料都保密起來,包括其中鹽、糖、醬油之類的普通佐料配比。這些配比林青婉都沒有瞞過大家,所以大家都知道這些配比是什麼樣的。
夏大成提議像林青婉那樣,全部掌握在自己人手裏。到時候調料的時候,必須得自己人來幹。這些自己人就包括楊氏、姚氏、周氏,現在連馬嬸兒都會了,至於幾個男人都不是幹這個的料,所以他們還是不清楚的。
還有就是腸衣的剝製了。
一開始別人不說的話,夏大成這麼見多識廣的人都不知道臘味鮮是什麼灌製的,直到有一次看楊氏她們剝製腸衣,夏大成才知道是豬小腸上麵剝製下來的。
所以他提議這個也必須保密起來。林青婉很讚同這樣的做法。臘味鮮之所以別人一直沒仿出來,除了佐料配比加核心十三香,然後最讓人困擾的就是灌製臘味鮮時用的什麼東西了。
這個天天在家裏忙活的楊氏她們不清楚,經常在外麵送貨的楊鐵柱、楊鐵根還有夏大成心裏都是有數的。
大家一起想有沒有什麼遺漏,還把任務分工了一下,以後剝製腸衣的活計就交給楊氏周氏馬嬸兒幾人幹了,林青婉和姚氏這兩人目前都有身孕肯定是幹不了的。
還有屠戶那邊,夏大成參與了之後,又跑了兩家屠戶,把他們需要大量豬肉還有豬小腸全部打散了,這樣不引人注意。
屠戶來送貨肯定還是照舊的,就是夏大成交代了,以後收貨的必須是自己人。思考到要請人幫忙,為了以防萬一,夏大成還準備把送肉時間和做工時間錯開。
聽完夏大成的想法以後,楊氏和楊鐵根兩人覺得是不是有點太小題大做了,楊鐵柱沒發表意見一臉沉思狀,林青婉則是一點都沒覺得小題大做。
這個生意要想長久的做下去,那麼保密工作是一定要做好的。千裏之堤潰於蟻穴,小心駛得萬年船,這一向是林青婉的行為標準,看來夏大成和她的想法差不多。
楊鐵柱此時開口了,把其中的一些顧慮,還有一些道理講給了楊氏他們聽。
林青婉在旁邊偷偷竊笑,看來她男人也不差,也想到了這些。
一聽楊鐵柱說的話,楊氏他們細細的想了一下,也覺得這樣做比較妥當。
做買賣不同於別的,一點不小心都足以使人功虧於潰。尤其他們現在每天都有銀錢進賬,比起種地不知道要好到哪裏去。還是小心一點為好,畢竟人心隔肚。
說他們小心眼好,沒眼界也好,終歸是自己的飯碗,可不能因為一點疏忽給砸了。到時候可就會讓他們都悔之晚矣,與其亡羊補牢,還不如提前做好萬全的準備。
第106章
大家又商議了一番,才決定還是就在村裏請人。
一來近,每天隻用付工錢就行了,也不用管飯。二來請人方便,落峽村這麼偏遠,從外麵請人回來肯定不行了。
這也是夏大成為什麼想這麼仔細的原因,再也沒有比鄉下人更懂得鄉下人了。大家都是土裏刨食,都不容易。現在村裏很多人都知道楊鐵柱兄弟倆賺大錢了,至於怎麼賺的,大家都還不知道。
到時候他們在村裏請人,如果碰到一個不地道的人,自己回去也研究做臘味鮮的法子,或者傳揚出去。就算做不出來,多多少少都會給他們帶來一些困擾。
想到這個,林青婉提了,如果要是在村裏請人可以,工錢按時開,但是做之前必須簽保密的契。都把嘴閉緊些,如果外泄,到時候就要賠償銀子。
夏大成一聽,眼睛就亮了。這個法子不錯,這樣他們又穩妥一些了。
然後就是請人了。
請人肯定是要請婦人的,最好手腳利索,幹淨整潔的,畢竟他們做的是吃食。
林青婉就說了一個比較放心人的名字,那就是大菊。大菊家裏情況她清楚,而且大菊也想手裏攢點錢,但是苦於沒有門路。如果她和大菊說來做工,她相信大菊肯定非常樂意的。至於柳枝就算了,他們家也不缺這個銀子,而且在家裏都舍不得讓她做活,更別提出來給人做工了。
楊鐵根和姚氏在村裏沒有什麼熟悉的婦人,更不用提夏大成一家子了。楊氏想了半天說,她去問問楊二老爺子家的媳婦兒願不願意來做。
總歸算是親戚,而且楊二老爺子一家人都還蠻不錯的,也沒聽說鬧出什麼大的矛盾,總體來說算是家庭比較和睦的。
大家分頭行事。
林青婉問了大菊,沒說幹什麼,隻說她家男人做買賣,需要請人幫做工,不是體力活兒,而且就在她家做,每天三十文錢。
大菊二話沒說就答應了。
一天三十文,一個月就是接近一兩銀子,一個大男人出去當苦力都賺不到這麼多,更別提她個女人了。別說不是力氣活了,是力氣活她也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