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管落峽村裏的人們是什麼樣的反應,沒過幾天,楊鐵柱和楊鐵根兩家就放出要一起擺喬遷酒請全村人來吃酒席。
落峽村有這麼一個習俗,就是哪家哪戶要是蓋了新房子,要請村裏人都來吃酒。
當然,來吃飯的鄉親也是要隨禮的,不過這裏的隨禮大部分都是一些雞蛋,一筐子蔬菜啥的,擺酒的人家也不拘於這些,本來就是圖個大家在一起熱鬧。
為了擺這次酒,楊鐵柱專門買了一頭豬回來準備做菜。他媳婦大著肚子不方便,再加上到時候來的鄉親們肯定很多,自己家裏就這麼幾個人,到時肯定是忙不過來的,於是他隻好請了一個專門在外麵給人做酒席的做菜班子回來。
這個做酒席的班子平時就是在外麵給那些忙不過來的人家做酒席賺些手工錢的,本身也是鄉下人,農忙的時候種地,不忙的時候就到處給人做酒席。
楊鐵柱把做酒席的班子請來以後,就對他們說了一下情況,菜肉都是齊備的,最後定了二銀子的費用,並讓他們當天多來幾個人幫手,到時候好幫忙端菜上菜什麼的。
那班子頭一聽,不就是幾個人嗎?有的是,像他們這種野班子忙起來都是家裏人一起上陣的,每個人把家裏人找來幾個,湊湊也就夠了。
酒席班子前一天就來楊鐵柱家開始處理菜肉了,該切的切,該洗的洗,該炸的炸……把菜食都提前準備好了,第二天炒菜的時候方便一些。
有了酒席班子,過來幫忙的姚氏和楊氏還有周氏就清閑多了,隻用在一旁動動嘴皮子,還有就是做個監督作用。
第二天一大早,村裏的一些後生們就過來幫忙了,都是些楊鐵柱和楊鐵根關係比較不錯的人。
大家幫著去各家借桌椅板凳,碗盤筷子之類的,碗盤筷子借回來全部給灶房裏忙活的人拿去洗,桌椅板凳則是都在院子裏擺出來,院子裏不夠擺,就擺到院子外麵空地上,楊鐵根家院子也擺滿了桌子,門口院子外擺的都是桌子,與這邊連成一片,看起來很是壯觀。
等快到中午的時候,村裏人都陸陸續續的來了。
大家都是滿臉笑容,一嘴的喜慶話。
個個讚到楊鐵柱兄弟兩人本事,蓋了新房子,反正都是說些好聽的,人家家裏辦喜事,也沒有哪個會不識眼色的說不好聽的話。
楊鐵柱和楊鐵根夏大成三人前前後後負責招呼著,林青婉肚子大外麵人太多又混雜,隻能龜縮在屋裏,等差不多的時候再出去露下臉。
姚氏和楊氏還有周氏,則是忙著監督上菜,安排人入座什麼的。
等大家都坐的差不多了,楊鐵柱楊鐵根去門口放了幾掛鞭,然後開始上菜了。
這次楊鐵柱準備的菜很豐盛,雞鴨肉魚什麼都有,光豬就準備了一頭。酒席班子手藝似乎也不錯的樣子,反正上的菜看起來很豐盛也很讓人食欲大開。
大家一邊感歎楊鐵柱兩兄弟的大手筆,一邊忙著下筷子。鄉下人吃頓肉不容易,好不容易有這麼多肉菜,當然要好好大吃一頓,
楊鐵柱兩人招呼大家開吃以後,就去上席陪客了。
幾桌上席都坐的是一些村裏德高望重的長輩們,還有比較親近的親戚們。
比較親近的親戚有楊氏一家還有楊二老爺子一家,倒是楊老爺子一家沒有位列其中。
對於請不請楊家那些人,楊鐵柱林青婉還和大家都商量過。最後得出的結論是不請,他們要是來就當做鄉親們招呼,不來就算了。
本來村裏擺酒什麼的都不會專門上門去請,大家都是放個風聲出來,到時候想來的自然就來了。當然,一些德高望重的長輩還是要主人家親自去請的,例如楊族長或者裏正他們,而自家的長輩家裏如果有小輩要擺酒,都是早就來幫忙招呼了,哪還用人請?
楊家那群人既然不來,就由著他們吧。反正在外人心裏,自有公斷。
在場吃酒的人們,當然也有些發現了這個端倪,全村人來了一大半,就是該來的沒來。楊老爺子一家沒來的事,酒席上也沒人提出來,畢竟這家人的官司大家心裏也都有數,沒哪個會不識眼色別人大喜的時候說出來戳人肺管子。
一番賓主皆歡,等村裏人吃完酒陸陸續續散去,已經是下午了。
第85章
楊鐵柱把最後幾個人送出去,才趕忙回屋看自己媳婦兒。林青婉吃酒中途出來晃了一圈,露了個臉就回屋去了。大家都知道她接近臨產,也沒有怪她的意思。
進去後發現,屋裏的桌子上已經擺了很多菜食。忙了一上午加一中午的楊氏她們都還沒有吃飯,剛好林青婉中午那會也不餓,便等把人送走後再一起吃了。
楊鐵柱放下心來,看大家都在拿筷子準備吃飯,也端了一碗飯吃起來。他中午光忙著到處敬酒,就吃了幾口菜,現在也是餓得很。
楊鐵根走進來,“二哥,我讓做酒席的班子也弄點東西先吃了,等吃完飯再收拾外頭。”
楊鐵柱點點頭,示意楊鐵根也坐下來吃點。楊鐵根中午和他一樣,不是忙著招呼人,就是忙著端著酒杯和人喝酒,也沒吃什麼東西。
至於做酒席的班子也一樣,大家吃的時候他們忙著在做菜上菜,也是忙了一上午加一中午了。不過這個主人家好,還知道招呼他們在這裏吃完再收拾。有的摳門人家,算是舍不得讓他們做酒席的在家裏吃飯的,都是催促著他們趕緊收拾完然後拿了錢滾蛋。
道理是沒差,畢竟別人主人家願不願意管他們頓飯,都要看人願意不願意。區別就在於,行為暖不暖人心。
做酒席的那群人,也沒有因為主人家發了話,就胡糟踐人家的東西,都是一人盛了一碗飯,隨便舀了一些桌麵上收下來的剩菜放在碗裏。
直到楊鐵柱出來到灶房給媳婦弄碗湯喝的時候,才看到此事,他心裏感歎著這些人實誠,又到灶房裏端了一些中午做多了但是沒上的菜出來,撿了個空桌子放下,招呼那些人過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