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79章(3 / 3)

裏正就是那懂人情世故的人,所以也沒再問了,隻是把當宅基地的地價說了一下。

村尾的地不值錢,也就一兩多銀子一畝。楊鐵柱兩兄弟買的多,裏正就按一畝一兩銀子算的,總共收了6兩銀子。

因為買地要去官府上檔立契,這都是需要花銀錢的,也就是俗稱的‘工本費’。楊鐵柱又塞了二兩銀子給裏正,請他把他們兩兄弟的契都給辦了。至於多的銀錢,就當是裏正的辛苦費了。

裏正推了兩下,沒推掉,便把這銀子收了下來,並交代他們過兩日來這裏拿地契。

話畢,楊鐵柱想了下,又一臉為難樣的對裏正說,讓他幫忙保密一下他們兩兄弟買地蓋房子的事兒。

裏正看這兩兄弟一臉為難的樣子,又想到楊家那個潑婦何氏,再加上剛才那點‘好處費’的效用,很是爽快的點頭答應了。

楊鐵柱又是對裏正感謝了一番才告辭,裏正一臉‘我懂得的樣子’把兩人送出了門。

回到家,林青婉和姚氏知道地買了,都是一臉的高興與欣喜。

過了兩天,裏正那裏地契辦好後,楊鐵柱就過去拿了回來。

拿到地契,就要開始著手蓋房子的事兒了。

落峽村村民蓋房子,一般都是請的村裏人過去幫忙。關係親近一些的,中午晚上管兩頓飯,大家也不需要工錢就幫你把房子蓋好了。

楊鐵柱很清楚自家很忙,臘味鮮那邊要有人手做,他和三弟還要忙著出去送貨。哪兒有那個閑工夫去盯著蓋房子啊。

想到這些,楊鐵柱頭都大了,恨不得生出三頭六臂來。

三房兩口子也非常發愁,地有了,錢也有,就是沒時間蓋房子。總不能把臘味鮮那邊扔下來不做不管了吧,這肯定是不行的,停一天就要損失好多銀子,而且蓋房子也不是三兩天就能蓋好的。

這次不用林青婉跟他們講換算思想,楊鐵柱就拍板找泥瓦班子過來幫忙蓋房子。

不就是點工錢的問題嘛,臘味鮮這邊多賺些也就有了。反正臘味鮮是絕對不能停的,大家心裏都很清楚維持到現在這樣的狀況有多難。

三房也決定和二房一起請泥瓦班子過來蓋房,雖然可能要花不少錢,但是他們臘味鮮這邊也能賺不少錢。經過林青婉的熏陶,還有夏大成三五不時的點撥,三房兩口子現在已經會算賬了,至少這種換算思想還是有的。

商定好,楊鐵柱便忙活開了。

他以前在鎮上的時候認識一個泥瓦班子的頭,那人叫姓陸,四十來歲。熟悉的人都稱他陸叔,蓋房子的手藝很不錯,手底下有一班子人,平日裏就在各處給人蓋房子。有大活兒的時候接大夥兒,沒大活兒的時候就接些修修補補的小活兒用來營生。

楊鐵柱和他挺熟的,當初甚至因為陸叔手下人手不夠,還過去給他出過幾天氣力的。

陸叔這人實在,交情歸交情,楊鐵柱給他幹活兒的時候,也是按價給他結工錢的。人家陸叔說,交情歸交情,幹活歸幹活,大家都是養家糊口的,我也不能白讓你給我出氣力。

所以楊鐵柱一直對陸叔這人很是欣賞。

找到陸叔跟他一講,陸叔聽說他自家蓋房子,二話沒說就接下了。工錢就照市價給,因為是大活兒,還是兩棟房子,還降了一成工錢。

商定好,楊鐵柱就開始和陸叔商議房子怎麼蓋。為了清晰明了,還把家裏的那個紅漆板林青婉畫的平麵圖拿給了陸叔看。

因為林青婉當初畫的很簡略,就是個大概,陸叔看了以後也沒覺得畫這圖的人有多麼的驚天地泣鬼神。隻是覺得此人很細心,方方麵麵都考慮到了。就是圖畫得粗糙些,你想用個紅漆板木炭頭能畫多細致出來啊。

再加上楊鐵柱的一番解說,他差不多就明白房子要怎麼蓋了。

最後楊鐵柱又提了想蓋磚砌的院牆,陸叔在心裏估摸了一下,咂嘴搖頭,也沒說別的,就是說這樣耗費甚大。

四畝大的院子,全部用磚砌院牆,那得多少磚啊。

看楊鐵柱一臉不懂的樣子,陸叔就跟他慢慢解釋大概要用多少磚,每塊磚多少銀錢,還要起兩人高的院牆。算下地,差不多光起個院牆就要將近50兩銀子。

楊鐵柱沒想到用個磚砌的院牆居然要花這麼多銀子,又想裏正家的那磚牆得花多少錢呀。轉念一想,裏正家才多大,而且牆也不高,一人多高的樣子。他家光宅基地就有四畝。

他苦笑起來,感覺買這麼多宅基地是不是錯了啊。

可是他跟他媳婦兒當初設想過,把家裏都蓋好,差不多就得這麼大的地方,當然後院的位置是留的很大,當然小作坊也占地不小,但這些都是必需的。

一時之間他也拿不定注意,就跟陸叔說回家跟媳婦兒再商量商量。

陸叔也沒說其他,就把他送了出去。

回去把這事和林青婉說了,林青婉也是滿驚訝的。她知道楊鐵柱想用磚砌院牆的打算,但是沒想到要花這麼多銀子。

不過轉念一想就明白了,也的確是,一塊磚才多大,他們家占地四畝,然後圍成一圈,最低也要兩人高吧,那得多少磚呀。

不過說實話,50多兩銀子林青婉也沒覺得有多貴。因為她可以想象出來要用多少磚,還有做出這塊磚背後的人力物力。

楊鐵柱也想的到這些,可是他還是有些心疼。他們現在是有了點錢,但是換誰你花50兩銀子蓋個房沒人會說貴,但是換成院牆,那種心理就尤其微妙。

不是楊鐵柱舍不得銀子,而是總有一種不值當的感覺。

林青婉明白那種心理,隻是她想的又要多一些。房子都蓋了,還差這牆嘛,你難不成蓋個大瓦房,用泥巴砌牆?

好吧,落峽村裏有很多都是大瓦房,土胚院牆。但是林青婉就是覺得哪裏不對,就像你買了一個鑽戒,戒托上是真鑽,但是下麵的指環用的鐵打的,怎麼想怎麼膈應。

頭都叩了99個了,還在乎這一拜?

林青婉開始耐著性子跟楊鐵柱講解其中的不一樣,首先用磚的牆看著好看呀,然後牆也結實,也不用隔三差五的修修補補。土胚的牆缺點太多了,林青婉一一給楊鐵柱舉例說明。

首先,一下雨淋狠了就順著牆根兒流黃水。楊家就是土胚院牆,所以林青婉是見過下雨院牆流黃水的。然後隔個一年半載就要補牆,土胚打出來的,風吹雨曬,尤其是下雨下雪,壞的特別快。最重要的就是,他們家地方大,圍牆肯定也長,那以後補牆不是把人累死了。

累點倒不算什麼,但是以後他們還要忙著生意,哪兒還有那閑功夫三五不時補牆的。有那點功夫去補圍牆,還不如一勞永逸起個磚砌的圍牆,刮風下雨都不怕還牢穩。最重要的就是省時間,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