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婉把錢給了楊鐵根,又把另外一份送過去給了楊氏。
拿到這二百多文錢,姚氏和楊鐵根很激動。楊鐵根去鎮上出一天的苦力,每日也不過是40文錢左右。這點銅錢雖然不多,但幾乎可以頂上楊鐵根做7、8天的苦力了,更何況做苦力也不是每天都能接到活計的。
三房兩口子很興奮,再一想按照臘味鮮賣出的數量來看,平均滿福樓每天都能賣出去10斤左右。他們一天也就是說可以分到30文錢左右,一個月也是一兩銀子的收入啊。
兩人頓時覺得對未來不再茫然了,當初楊老爺子提出每年不但要一石糧食,還要一兩銀子。楊鐵根當時也是咬著牙答應的,心裏一直琢磨著怎麼從哪裏弄來這些銀錢。畢竟每家就分了兩畝的地,交完稅子留下口糧,再給楊老爺子一石糧食就所剩無幾了。
沒想到這沒過多久就找到了賺錢的路子,三房兩口子當然知道這是二哥二嫂有意提攜他們。但是就跟二嫂說的那樣,你們付出了辛勞,理所應當有報酬,完全可以拿的心安理得。
是啊,確實可以心安理得。不知道怎麼了,一直對跟二房搭夥吃飯有點不安的心,突然竟然沒有不安了,是因為靠了自己的辛勞賺上錢的緣故?
林青婉當然明白三房兩口子的心情,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總是要讓人知道,有付出才會有回報,有辛勤勞動才會有豐厚的回饋。她從來不會給予或者施舍別人,一是容易引起別人依賴的心情,二是很多人被你給予習慣就會養成一種習慣性思維,哪天你要是突然不再給予,他就會恨上你。
像楊鐵柱對自己家人就是這樣,總以為自己可以竭盡所能幫助家裏,實則養了一群蛀蟲出來。
楊鐵柱對自己媳婦兒處理事情的態度,一直都是舉雙手讚成的。但是直到此時,他看到老三兩口子激動的神情,還有兩人激動完臉上綻放出來的光芒,才似乎明白了什麼。
他看了旁邊笑顏如花的媳婦兒,突然有一種得妻如此夫複何求的心情。
********
楊鐵根又去給滿福樓送了幾趟貨,林青婉估摸著別的家酒樓應該有所風聞了,才決定去一趟鎮裏。
雖然這事交給楊鐵根去辦也可以,但是對於的這個三弟的不善於言辭,林青婉還是有些怕耽誤生意,尤其這趟她準備去再去一下醉仙居試試。
又一次踏入醉仙居,林青婉的心情覺得很複雜。還記得第一次來時候的忐忑,而這一次她卻是很鎮定。
畢竟臘味鮮雖不能說有多火,但至少在滿福樓打出了一點小名頭。林青婉估摸這些酒樓都會互相彼此關注對方的新菜品,所以她覺得這次沒有意外的話應該會成功。
一個店小二過來招呼他們。
林青婉直接開門見山對他說她是臘味鮮的供應人,不知道貴店需不要這樣菜品,如果需要麻煩請掌櫃來一趟。
那店小二一聽對方這樣說就愣住了。為什麼愣住呢?因為他對臘味鮮這樣才並不陌生,這幾日不知道怎麼回事老有客人要點這個菜,但是他卻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菜名。後來跟掌櫃稟報了,聽掌櫃說才直到原來是滿福樓才出的一樣下酒菜,據說賣的還不錯。
店小二給兩人安排了一個空桌子先坐,就去後麵叫掌櫃了。此時還是上午,酒樓很安靜並沒有客人。
林青婉看店小二與上次截然相反的態度,心下鬆了一口氣。
沒一會兒,一個掌櫃打扮胖乎乎的中年人領著店小二出來了。
林青婉對那掌櫃福了福身,也沒說多餘的廢話。就是說了她是臘味鮮的供應人,不知道貴酒樓需不需要上這道菜品。並把‘樣品’拿出來給那位掌櫃看,還是用一隻粗瓷碗裝了一些切成片的臘味鮮。
那掌櫃沉吟了一下,就讓店小二拿了一雙筷子過來,夾了一片放進嘴裏嚐了嚐。
因為總有人在他們這裏點臘味鮮這道下酒菜,所以醉仙居的掌櫃也是請人幫忙帶過一份回來嚐的。放進嘴裏一試,他就知道是正宗的臘味鮮無疑了。
醉仙居的這位掌櫃也是一個爽快的人,也沒多說什麼廢話,直接開口問林青婉這個東西怎麼賣,林青婉就照著當初跟滿福樓李掌櫃說的那樣說了一遍。這掌櫃想了想,二話沒說就要了20斤先試賣一下。
不過今天林青婉並沒有帶貨過來,於是約定明天上午把東西送過來,並且對那掌櫃說楊鐵根就是聯係送貨的,因為她是個婦道人家出門不方便,如果需要貨就跟楊鐵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