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權本就在舊政權的廢墟中建立起來的。
是舊製度的崩潰才有了新製度的誕生。
那舊製度為何會崩潰?
因為社會是在逐步發展的,是一日比一日進步的。
而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和對生活環境的追求也在日漸更改。
而這時候,當掌權者們不能及時迎合社會和民眾的需求更改管理製度,那麼民眾們就會因為需求與製度的不匹配而產生不滿,而王朝也因此進入了一種停滯不前的狀態,緩慢衰敗,不見興盛。】
【當這些不滿的情緒堆積久了,達到了臨界值的時候,就會奮起反抗。
而這時候,國家就會出現兩種情況。
一種是統治階層能從民眾們不滿的舉動中及時接收到民眾們的需求,及時對製度作出更改,這也就我們所說的改革。
而改革之後,改革的製度與民眾的需求適配,那麼國家就會重新進入興盛時期,發展壯大,就譬如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管仲變法,秦國的商鞅變法,楚國的吳起變法等等。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改革都能讓國家就此強盛,有可能因此滅亡,離我們最近的一個例子就是蘇聯了。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統治階層不重視民眾的需求的變更,依舊一意孤行地推行舊製度,並用強製的手段鎮壓反抗的民眾,或者是統治階層們意識到需要改革的時候國家已經進入了動蕩時期,他們手中的權力已經無力再支撐他們進行改革,這就導致民眾反抗的情緒日愈暴漲,最終推翻了他們的統治,然後一個符合民眾利益需求的新政權建立。
舊製度也隨著舊政權的倒下而崩潰,但是,任何製度都不是憑空產生的,製度的產生是需要天長日久需求和演變最終才能被人確立使用,所以符合民眾需求的新製度也是在舊製度的基礎上進行更改而誕生。】
【那為何統治階層管理著民眾卻無法及時接收到民眾需求的變更?
那就是人們在接受信息時往往會因各種原因而受到限製。
這就是一個即使我們現在也普遍存在且無法解決的一個問題,在現在這種信息的局限性被我們稱之為信息繭房。
在大數據時代下,相信大家都了解過什麼是信息繭房。
信息繭房就是指人們關注的信息領域會習慣性地被自己的興趣所引導,從而將自己的生活桎梏於像蠶繭一般的“繭房”中的現象。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前段時間因為一句話引發了國貨商戰的那位主播。
這直至現在都是網上人們熱議的一個話題。
當時所有人、所有的營銷號都在說那個主播飄了,膨脹了。
然後我當時在刷視頻的時候,刷到了一個博主從另一個角度來解說那個主播的行為,我個人覺得挺新奇和有道理的。
那個博主是從哪個方麵來解說的呢?
她就是在不否認那個主播飄了的前提下,以信息繭房的角度來講解那個主播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