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起大海,北到泰山,南至淮水之間的地帶就是徐州。經過治理淮水、沂水後,蒙山、羽山一帶也可以種植莊稼了。大野成了一個蓄水湖,東原的積水已經退去。這裏的土質呈現紅色,帶有粘性而且很肥美,草木生長得很茂盛。田地屬上中,即第二等;賦稅屬中中,即第五等。進貢的物品是供天子祭祀用的五色土,羽山穀中野雞的羽毛,嶧山南麵生長的可用以製作琴瑟的桐木,泗水之濱可以製作石磬的石頭,淮夷的珍珠和魚類,還有用竹筐盛裝的纖細潔淨的黑白絲織品。進貢時,走水路通過淮水、泗水,然後轉入黃河。
淮河與大海之間是揚州。這裏彭蠡已經彙成了湖泊,成了鴻雁南歸時的棲息地。鬆江、錢塘江、浦陽江在那裏彙合入海,震澤地區也得到了安定和諧。竹林密布,野草茂盛,樹木參天。此地的土質濕潤。田地屬下下,即第九等;賦稅居於下上,即第七等,有時可居第六等。貢品是三色銅,瑤、琨等美玉和寶石,還有竹箭,以及象牙、皮革、羽毛、旄牛尾和用花草編結的島夷人的服飾,以及用竹筐盛著的有貝形花紋的絲緞,有按照朝廷的要求進貢已經包好的橘子和柚子。這些貢品都通過大海、長江進入淮河、泗水。
荊山至衡山以南的地區是荊州。長江、漢水在這個地區彙合注入大海。長江的眾多支流大都有其固定的河道,沱水、涔水已被疏通,雲澤、夢澤通過治理也可以耕種了。這裏的土質濕潤,田地屬下中,即第八等;賦稅屬上下,即第三等。向天子進貢的物品是羽毛、旄牛尾、象牙、皮革、三色銅,以及椿木、柘木、栝木、柏木,還有粗細磨石,可做箭頭的砮石、丹砂,尤其是可做箭杆的竹子箘簬和楛木是荊州附近三個諸侯國進貢的最有名的特產,還有包裹好以後裝在匣子裏的供祭祀時濾酒用的青茅,有用竹筐盛裝的彩色布帛,還有用來穿珠子的絲帶。有時依照朝廷的命令進貢九江出產的大龜。進貢時,沿著長江、沱水、涔水、漢水,轉行一段陸路再進入洛水,然後到達南河。
荊州和黃河之間的地區是豫州。這裏伊水、洛水、瀍水、澗水都已彙入黃河,滎播也彙成了一個湖泊,還疏浚了荷澤,修築了明都澤的堤防。這裏的土質鬆軟肥沃,低地就是肥沃堅實的黑土。田地屬中上,即第四等;賦稅屬上中,即第二等,有時居第一等。進貢漆、絲、細葛布、麻,以及用竹筐盛著的細絲棉,還有根據朝廷的命令進貢的磨磬的錯石。貢品從洛水船運,直到黃河。
華山南麵到黑水之間的地帶是梁州。汶山、嶓塚山都已遍布植被,沱水、涔水也已經疏通,蔡山、蒙山的道路已經修好,和夷地區治水也獲得成功。此地的土質是青黑色的,田地屬下上,即第七等;賦稅屬下中,即第八等,有時也居第七等或第九等。供品有美玉、鐵、銀、可以刻鏤的硬鐵、可以做箭頭的砮石,可以製磬的磬石,以及熊、羆、狐狸。織皮族的貢品由西戎西傾山經桓水運出,再從潛水船運,進入沔水,然後走一段山路進入渭水,最後橫渡黃河到達京城。
黑水與黃河西岸之間是雍州。弱水經治理後向西流去,涇水流入了渭水。漆水、沮水跟著也流入了渭水,還有灃水同樣流入渭水。荊山、岐山的道路已經暢通,鍾南山、敦物山一直到鳥鼠山的道路已經完工。高原和低穀的治理工程都取得了成績,治理範圍到了都野澤一帶。三危山地區可以居住了,三苗族也大都順服。這裏的土質色黃而且鬆軟肥沃,田地屬上上,即第一等;賦稅屬中下,即第六等。貢品是美玉和美石。進貢時從積石山下走水路,順流到達龍門山間的西河,會集到渭水灣裏。織皮族居住在昆侖山、析支山、渠搜山等地,那時西戎各國也歸服了。
禹開通了九條山脈的道路:一條從汧山和岐山一直開到荊山,越過黃河;一條從壺口山、雷首山一直開到太嶽山;一條從砥柱山、析城山一直開到王屋山;一條從太行山、常山一直開到碣石山,進入海中與水路接通;一條從西傾山、朱圉山、鳥鼠山一直開到太華山;一條從熊耳山、外方山、桐柏山一直開到負尾山;一條從汶山的南麵開到衡山,越過九江,最後到達敷淺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