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多數大學生一樣,步入職場——感受未知和迷茫,懂禮貌,聽話,這是我最大的優點。
我們似乎在抖音平台了解了大多數00後有多猖狂,有多懂法律,但是我卻屬於少部分的,說天真,但是實際上也算是被學校和父母保護的相對較好。
那一年,我還在實習,不知道怎麼找工作的我,我的親人姐姐幫我用boss直聘投了一個平台,我接二連三的麵試,麵試通過。
社會有時候說殘酷,也很殘酷。在大學階段,我也很上進,參加各種競技比賽,但是沒有主打本專業,我那會兒沒有考慮畢業後要做什麼,我隻考慮想拿獎學金,不掛科,有些東西能爭取我就會全力以赴去爭取。
接著我步入了職場,我是以一名會計實習生的身份進去。領導選擇我,看中我踏實聽話懂禮貌,每次都把謝謝掛在嘴邊。
但是剛出來我哪兒忍受的了加班文化,代理記賬公司有他們的企業文化,每天各種早會,形式主義的讀一些打雞血的話,每周周六必須參加會議,每個人都必須提出同事的缺點。
我仿佛受不了這個環境,但是我還是默默接受,因為很多人告訴我,你剛出來要學東西,我聽進去了,畢竟我確實什麼也不會。
我天天裝訂憑證,打報表,跑稅局,不用我準備,就是相當於沒有技術含量的在做事情。跟著我領導,後麵她教我怎麼做賬,可是我不懂得怎麼去衡量到底做的對不對。
那兒都是差不多的同事,我曾經一度認為,我畢業了想獨立,穿衣風格要得體,化妝,要如何如何……可是壓根兒不是這樣,早起化妝,通勤時間,去到公司還要考慮堵車,偶爾加班半小時,我都覺得不行了。
但是後麵慢慢接受了,隻是怨氣越來越大,公司搬遷,換了地方工作,幾乎也是忙的不行,特別是之前那個地方小,打掃衛生不費勁,這個地方大,還經常性要打包一些東西。
同事問過我離職不,我想都沒想就學會東西就提要走,後麵也因為我不接受加班,我被提前三天告知離職,我被開的那天,我並沒有情緒,淡定問幾時結清工資。
一個同事辦事能力很好,非專業的他由於校方和公司合作,他被忽悠進來了。他後麵提出離職是說自己想去學點技術,在那兒學不到與專業掛鉤的東西。
我被勸退後,領導並沒有說什麼,離職當天,他沒有說什麼,隻是詫異,告訴我,祝我找到一個好的新工作,未來前途似錦。
在外麵孤單,除了回宿舍,但是大家幾乎都是剛出來,有些時候情緒上來,一起分享嘮嘮嗑就過去了。
我想到領導對我總是挑我毛病,哪裏做的不好,哪裏細節要到位,她的那一套對於我來說,有時候非本專業,卻總是感覺雞毛蒜皮還要拿來名場麵說,有點窒息。
但是她也懂的去為公司創收,幾乎她是整個公司,業績最高的,懂的如何去謀利益,公司很看中她,說等到時候提拔她做主管,因此我不少吃老板畫的餅,說我可以坐上我領導的位置。
拿著2200的實習工資,我笑了,幾乎沒有存款,好在還在學校裏麵,不考慮租房問題。
後來無緣無故被炒了,沒有原因,因為公司想要廉價勞動力,在轉正前我就被踢了。
那一次被炒魷魚,幾乎是自己就開始否定自己的開始,我不知為什麼呢?甚至,我還在糾結的點,領導知不知道這件事,老板想法還是領導想法。
但是其實糾結的點本身就是錯的,被炒應該做的是找下一份工作,可以問清楚原因,為自己爭取利益,而不是考慮領導給你暖手,平時對你照顧還好,就產生亂七八糟的情緒。
隻是,但現如今,我一想到這個,幾乎還是無法釋懷,真的釋懷了,就是壓根兒沒有把這個事情再拿出來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