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爺當過兵?”晚箏崇拜地看著照片中身穿軍裝的人,手拿駁殼槍,好不威風。
晚箏母親一語而過:“沒有,隻是年輕的時候跟著抗美援朝的隊伍給老兵們打過下手。”
晚箏對紅色產生的敬仰並不完全因為老人家年輕時和抗美援朝這段經曆相關,更多源於老電影渲染的革命信仰,深深紮進她年幼的心。打她有記憶以來,每個周天的上午都會跟著爸媽在被窩裏賴床,賴床的原因就是要看完電視台播放的老電影——《地道戰》、《地雷戰》、《小兵張嘎》、《冰山上的來客》、《英雄兒女》、《上甘嶺》等等耳熟能詳的情節,影響著晚箏對未來的憧憬就是當個兵報效祖國。電視劇《女子特警隊》熱播時,什麼時候演完什麼時候才寫作業,晚父嘴上罵罵咧咧,實際上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如果真的生氣了,晚箏一定免不了皮肉之苦。
“隻看過《我是特種兵》,《士兵突擊》熱播的時候我有印象學校在考試,我爸不讓我看。”晚箏向劉峰飛回憶道。
“《我是特種兵》也是個不錯的電視劇,情節緊湊,不過《士兵突擊》表達的精神內核,和《我是特種兵》不是一個維度。”劉峰飛介紹道:“但是這片子沒有一個女演員,我擔心你會看不下去。”
看不下去?就因為全員大老爺們?看不起誰!晚箏心想。實際上,晚箏的性格深受其父影響:小時候,晚箏看見桌子上的陶瓷碗裏盛了滿滿一碗酒,鬼使神差地跑去喝了一大口,酒水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碗裏下降,等晚父從廚房裏端著新炒好的花生米,放在飯桌上時,隻一眼就知道晚箏偷喝了。晚箏心裏打鼓,怕是又要挨頓打,誰料晚父笑嗬嗬地說,今天過節,想喝就喝,反正明天不上課。
九歲生日那年,父親同意晚箏邀請同學們來家裏狂歡,帶著晚箏在商店裏買零食時,提議可以喝酒助興,晚箏大為震驚,知道自己還是小孩喝不了,父親大手一揮:過生日哪有那麼多禁忌,膽這麼小,喝!不過倒也真不敢讓晚箏喝什麼五糧液、茅台,而是選了紅酒,到結賬時父親得意洋洋:你過生日,老爹把氛圍給你拉滿,麵子撐足。
由此可見,晚箏骨子裏有一種其他女生沒有的東西,也就是這個東西讓她身邊異性朋友的數量遠超同性,也是這個東西讓晚箏總保持著不服輸、不認輸的韌勁,別人越說我不行,我就越要證明給你看。
晚箏急著掛斷電話去看《士兵突擊》,卻被劉峰飛叫住:“這就不要老公了?跟我一起看不香嗎?”
她狐疑著問劉峰飛怎麼一起看,畢竟兩人相隔幾千公裏,莫不是要等劉峰飛回來?
劉峰飛接著說:“這樣,微信語音掛電腦上,咱倆可以遠程,唯一的遺憾是我抱不到你。”
晚箏假裝若無其事地操作遠程,沒有理會劉峰飛,實則心花怒放:從來都是自己製造驚喜和浪漫給前任們, 如果不主動提要求,前任們不會有任何表示。對比下來,峰哥不畫大餅,是實幹家,遠程觀影不是什麼大事,他卻賦予了自己滿滿的安全感,能實實在在感受到他的在乎以及自己在這段感情裏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