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兩個不行了,沒機會了!你們就該把你們兒給供出來,向你們這樣,單位裏也是半死不活垮杆垮杆的,能倚仗什麼?隻有你兒子袁明有出息了,你們一家才能轉變命運!”大舅那帶著幾分官氣,直衝衝的聲音刺入耳朵。
其實大舅也是袁明成長過程中最感激的人,雖說自己和他因為自己父親的問題起過不少衝突,然而畢竟他是真心實意的期盼著他們這些小一輩能夠有更大的發展和出息,現在看到十年前,年輕不少的大舅,袁明有些感激,以前雖然和他經常頂著,說實在的還真沒怨恨過他,且隨著自己慢慢地成長,那股感恩的心情就越來越厚重。
直到很多年後,袁明明白大舅需要的不是自己的報答,而是拿出成績,哪怕自己恃才放曠,倨傲的麵對他。
現在大舅一如平常直衝衝的開口訓話,隻不過開口針對自己父親的當兒,還連帶了自己母親,整個捆綁在一起,就不顯得有任何針對性,更在說話之餘,意識到什麼的大舅一隻眼睛掃向自己,似乎還對一旦提到自己父親這個禁區,自己就會頂起和他卯著幹的一絲後顧之憂。
袁明心裏好笑,又有一絲感動,大舅在此刻好歹也是個校長,平時開會做報告阿諛奉承給他拍馬屁拉關係看他臉色的人不在少數,而現在他竟然顧慮自己的性子,看自己的臉色,這裏麵有多不容易?
“是,是,對”自己的父母忙點頭應諾,母親則是側過頭來,略帶憐愛的說道,“這次就是看他的了,反正父母的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了,兒子!”
一大家人圍在一起,雖然互相有所指責,埋怨,或許麵紅耳赤,或許以理論道,然而總是最溫馨的,未來他們都各處天涯,過年了也經常有人缺席,回憶起那些在一起的日子,總是最熱鬧暖心的。
聊著聊著,就聊到了舅舅家的孩子,在坐的兩個小的身上,他們兩個兩個一個念三年級,一個念高二,小的是小舅的,念高二的是大舅的女兒。
“我們李家的第一個大學生啊,李子,你可要加油啊,明年就是高三了。”袁明的姐姐,大名李可,小名李子,是一中的學生,成績算的上中上,偶爾也能進進年段前30。也算是家裏的好孩子模範了,經常也會成為他人口中的“別人家孩子”
“李子,你平時是怎麼學的,有沒有什麼方法,教教你這個弟弟。”小舅母對自己的孩子也是恨鐵不成鋼,他才讀三年級,但是請家長的頻率已經從一個月一次變成兩個星期一次了,這讓她很苦惱,自己家孩子這麼小就不愛學習,以後怎麼辦?和他老爹一樣混嗎?
“他啊,你們都舍不得罵他打他。你看他這次考試才好多分?40多分,連60分都沒有,不要說小學的數學就困難,我小時候都沒下過95分呢!”
李可對這個胖乎乎的小弟也是不怎麼喜歡,小孩子嘛,手腳沒輕沒重的,來自己家自己的父母還很偏愛他。
“李可,你亂說嘛,你弟弟今年才三年級,男孩子上初中就會發力的,後勁很大的。”果然坐在李明明旁邊的大舅媽瞪了李可一眼,然後摸摸小胖子的頭,給他夾了塊肉。
李可氣急,但是小的有人護,她調轉火力朝向袁明。“袁明,你們月考了吧?你這次考多少,你姐姐我當年可是考了五百九十多後期再衝刺到610才上一中的。
優越感,李可語氣中不自覺帶著的優越感代表著一中學生對其他學校學生獨有的烙印。
自己的老姐此刻正在就讀高二,而以她從小就品學兼優的成績,自然所讀的是第一中學,亦有此居高臨下的優越感,不足為奇。
袁明淡淡一笑,說道:“我可沒姐姐你這麼厲害,我這次才考的也是一般般。我會好好彌補漏洞和好好複習,爭取下次發揮最大水平。以後也考一中來。”
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李可一愣,以前一說起成績袁明就要和自己爭吵,怎麼今天這麼好說話?
“那你上課要認真聽。”李可隻能是努了努嘴,然後開始吃菜。
……
……
酒足飯飽,大舅小舅兩家人紛紛告辭,人氣鼎沸的餐廳一下子隻剩下殘羹剩菜,袁明的母親李雅收拾著桌子,而袁明在一邊幫著忙洗碗。
“兒子,去看書吧,這些媽媽來做就行了。”
“媽,沒事,這麼多碗,我來幫你。”
“不用,你啊,隻要成績上去,對媽媽來說,就是最大的幫助了。”
“好吧。”袁明將一些比較大的碗筷洗好,然後擦幹了手,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兒子真是懂事了很多。”母親感歎了一聲。“要是成績再上去點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