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攜家帶口(1 / 3)

第42章攜家帶口

沈紅蓮其實最想去的是草原,去看看羊群,狼群,牛馬,蒙古包。

可惜那個十幾個女知青被害的著名慘案,沈紅蓮隻知道大約的過程,不知道具體時間和地址,想要做點什麼,卻無從下手。

文友小說裏說,東北的局勢比任何地方都要激烈殘酷。沈紅蓮去冰城主要還是見一個前世的網友,在京都的見光死並未消除沈紅蓮對此事的執念。

其實,沈紅蓮最想見的是那個張烈士,可她現在是省宣幹事,以沈紅蓮的年齡和地位去說服她無疑癡人說夢,八層還會惹禍上身。和高層唱對台戲,不僅自己小命不保,還會連累一大片人不得好死。

權衡再三,沈紅蓮隻得歎息著放棄。

正如大先生所言,人類血戰前行的曆史,是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和犧牲的,很多時候,除了無奈還是無奈。

這次的路程更長,要坐兩天兩夜的綠皮火車。

一路上,沈紅蓮都興致黯然,想著不能為人知的心思。

老鄉的妻子雖說衣服破舊,麵黃肌瘦,可骨子裏的傲嬌與沉穩卻難以掩蓋,沈紅蓮不用問也看得出其父母是高知。

妻子叫董靜安,一路都很嫻靜,即便麵對十歲的兒子繆成文和八歲的女兒繆藝書,都少言寡語。

沈紅蓮他們除了照顧他們吃飯睡覺,都自覺不多交流。火車上人多,言多必失。

四丫可不安分,很快和兩個孩子打成一片,主要是和活潑的藝書玩鬧。

十歲的成文卻有和年齡不符的老成,大部分時間都待在母親身邊,懶得參與。家教不是一般的好,讓沈紅蓮肅然起敬。

季小蓮則跟著四丫則到處造事,很快成了這趟列車上的明星。

氣溫越走越低,幾乎將攜帶的冬衣全部加到身上。

可能是氣候不適應,沈紅蓮的月事提前了三四天,身體眼看著弱下去,連續半天噴嚏後開始發燒。還好列車上配有隨車醫生,打了針吃了藥才好了點。

冰城不愧是這個時期的重工業基地,大部分先進機械和工廠都是原先占領此地的先進國家製造或建立的,即便早就被蘇修撤退時洗劫一空,留下的殘渣,起碼也比沈紅蓮所在的區域領先了十幾年。因此,招待所條件不比京都差。

基於介紹信裏的內容,沈紅蓮首先打聽的是市裏的木材供應部門,不出意料地被告知他們走遠了,采購木材應該去南鄰的江城。

沈紅蓮故作無知地懊悔,推說考察幾家工廠就走。

之所以和招待所接待員聊這些,不過是要增進了解,打消他們不必有的疑惑,避免無事生非。

陌生地方,就算有楊峰的軍官身份,一般人不敢招惹,也不能掉以輕心。

考察工廠也是扯蛋,這裏的工業根本不適合人口密集資源匱乏的小鎮,隻不過是為在這裏多待兩天找個理由。

其實是沈紅蓮多慮了,這個時代借出差之名到處遊玩的多了去了,接待員早已見怪不怪。

按照記憶中的地址,沈紅蓮第二天就到處打聽記憶中那個文友的住址。

四五十年後住址打聽起來很不容易,最後也隻精確到一個南崗區,轉了一天也沒打聽到那個人,自己卻累得精疲力竭。

四丫看她飯都吃不下去,有氣無力地躺在床上,忍不住追問她要找的是什麼人,沈紅蓮說是一個朋友,很好的朋友。

姐什麼時候交的這個朋友?

沈紅蓮眼一瞪,四丫趕緊改口,好,我不問,我不說。

捂出了一身汗,感冒好了許多,卻渾身無力站不起來。在四丫強逼下,沈紅蓮告知了這個男性朋友的年齡,說比自己大十二歲左右,讓楊峰和顧鴻遠去區派出所查詢,在二十六到二十八這三個年齡段裏找。

中午的時候,兩人回來告知,說派出所戶籍室沒查到這個人,同名的倒有三個,但年齡都不符。

沈紅蓮堅持說,那你們下午去其他區的派出所查詢吧。

四丫說,朋友而已,為啥一定要找到這個人呢?

沈紅蓮說,因為他對我很重要。

楊峰笑問,是三妹的筆友吧?

沈紅蓮點頭,對。

四丫眼一橫,筆友會不知道具體地址!

沈紅蓮泰然自若,我忘了,不行麼。

四丫小鼻子一抽,那就別找了,顧哥會不高興的。

顧鴻遠迷糊,挨我啥事,咋扯上我了?

四丫罵,笨蛋,哪有什麼失聯的表哥,沒看出來三姐看上人家了麼?這麼遠特地跑來找還不明白,傻到家了。

顧鴻遠揉揉嘴,那和我也沒關係。

四丫泄了氣,沒關係就沒關係吧,下午你們繼續去找,看這樣子,不找到姐也不會死心。

找不到沈紅蓮確實不會死心,那可是她最好的文友,是對她幫助最大的文友。沈紅蓮的文筆能得到持續飛升,這個文友功不可沒。

確切地說,應該是沈紅蓮的損友,兩人在網絡上互損了十幾年,對對方的文章互相糾錯貶損,促使沈紅蓮的文字功夫突飛猛進。

這個人卻被誣陷成了六一五分子,被關了十幾年後才得以平反,妻離子散,身心受到很大傷害。

這個深挖六一五分子行動,將在接班人所謂的叛逃殞命後,於明年正月底打響。各地牽連者無數,光本縣就有上百個,致死五人,傷殘十幾人,連沙文秀都險些遇難,可見其殘酷程度。

有人說,當一個錯誤大到成為笑話時,這個錯誤就不會被承認,要麼錯下去,要麼扭曲事實,別無他法。

糾正錯誤遠比犯錯代價大,且艱難百倍。

第二天,楊峰和顧鴻遠終於打聽到了那個人,符合條件的不僅是年齡,還有他的文筆。據戶籍室的人說,他擅長寫小說散文,經常在市裏報紙上見到。

隔天中午,損友終於被楊峰請了來。

同來的還有他的一個女同事。

沈紅蓮幾人客氣地在大廳裏迎接,請滿是狐疑的兩人就坐。

損友站著,疑惑地問,我們認識麼?

沈紅蓮暗道,我們三十年後才會認識啊。趕緊搖頭,不認識,我們是慕名而來,特地來向你請教怎麼寫文章的。

損友一愣,臉色緩和了點,你會寫什麼?

沈紅蓮馬上拿出十幾份樣報和書,水平有限,還望不吝賜教。

損友這才坐下,很認真地看了起來,越看臉色越好。一篇看完,望著沈紅蓮說,你的水平比我高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