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鶴都\/梔花城(1 / 1)

鶴都是浮夢之地最繁華的地方了,皇城落座於鶴都,而那如夢中景般的城也在鶴都。

這裏平凡而普通,除了溫馨的煙火氣和繁多的人,再無特別之處。

或許,是因為那個傳說:

據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仙者和一隻仙鶴來到此地,仙者白衣飄飄,仙風道骨,隻是眼上帶著白色的眼紗;而那仙鶴也與常等鶴不同,它的羽翼是斷折的,翅翼根部還有星星點點的血跡,看起來有些駭人。

在他們到來之時,無數仙鶴向這座都城聚集而來,故謂之鶴都。

相傳,那位仙者名“澤”,掌管浮夢之地的福佑,眼上的紗是其不忍見這世間悲苦,而他神像下的香火供奉也從未有斷絕之時。

孩子們似乎很害怕那隻仙鶴的翅膀,當仙鶴走到他們麵前,他們總會跑到遠處,害怕地念叨著“怪物”“好醜”“恐怖”。

這時,那位仙者總會出現,用身體擋住仙鶴,向遠處的孩子們道一聲“叨擾”,便安撫著仙鶴,帶它離開。

而鶴群並不會介意仙鶴的羽翼,它們總是簇擁在仙鶴周圍,每隻鶴都會摘下一朵他們認為最好看的梔花,獻給仙鶴。從遠處看去,那折翼鶴星星點點的紅格外耀眼。

有人說,仙鶴的羽翼是因為它犯下了滔天大過,天道便奪其翅翼,使其永生永世困於這人間。

也有人說,仙鶴的羽翼是它曾經堅貞不屈,奮不顧身,的證明。它曾經也光輝燦爛過。

澤似乎很是喜愛那隻仙鶴,仙鶴喜花,尤愛梔子,澤便為它在一座城中種下梔花滿城。

從此,那座城有了名字,叫梔花城。

梔花城中,有一棵梔樹坐落於梔花城中心,那棵樹尤為巨大,其枝葉甚至可以遮蔽梔花城的一小半天空。仙鶴也喜歡在那棵樹下,聽澤用一張古琴,為它演奏的一首首樂音。

鶴都也逐漸由衰敗變得繁華,人們來到鶴都,總要在澤的神像前敬三炷香,拜一拜,求得一個福佑。

後來,不知從何時起,仙鶴消失了,鶴群也漸漸飛離鶴都,梔花城內的梔花也無再開之時。

原來不是梔花四季常開,而是這世間有它的存在。

再後來,總有人見到那一道虛無縹緲的白色身影,那道身影常坐在那棵最大的梔樹下,演奏著淒涼寂寞的樂曲。

有一位四處雲遊的老人,來到梔花城,看到了那虛幻的身影,沉思片刻,歎道:“他啊,放不下這一縷執念,仍在等這滿城梔花的盛開,等他心心念念的人在某一天回來。”

“他在等繁花盛開,在等故人歸來。”

有人問:“老人家,仙者所思念的人是誰?和我們這梔花城有何關聯?”

老人隻是搖搖頭:“不可言說,不可言說。”

千年之後,那身影消散了,許是等到了故人,許是去追尋故人,同故人一起離去。

從那以後,對於這傳說,又有了一種說法:

仙者非仙,鶴也非鶴,仙鶴是仙者所摯愛之人的化身,為了仙者飛升成仙,折下自己的翅翼,化作仙者隱形的翅膀,自己甘願墮落於這塵世間。

現世,浮夢大陸有許多修行之人,他們自稱修者,其中不乏法術高深莫測之人,但當他們來到這梔花城,還是會對這座城拱手行禮。

並非他們迷信迂腐或者說看到了什麼常人不可言說之物。

而是他們敬仙者,敬折翼鶴,敬他們為這世間所做的一切。

如今,仙者澤的神像下香火供奉仍不絕,但是這次,在澤的神像旁邊多了一尊神像,那是一隻鶴,一隻羽翼斷折,傷口處開著梔花的鶴。

或許,他們在未來的某一世,會重逢吧。

不是初次相見,而是久別重逢 。

“你好,我叫澤,福澤天下的澤。”

“你好,我叫瀾,力挽狂瀾的瀾。”

他們在人群中相望,隻一眼,足矣。即使他們忘記了往事,也會知道,那是對自己來說十分重要的人。

“你當時為什麼會認出我?”

“因為我記得你的眼睛。”

他在梔樹下等待千年,隻為再見一次梔花盛開。

她在仙居折下雙翼,隻為心上的人兒平安歸去。

這便是那個傳說,有關仙者與折翼鶴的傳說。

不知,這梔花城的梔花何時才會盛開?仙者的故人何時歸來?

不知從何時起,梔花城的孩童口中多了一首歌謠,一首關於他們的歌謠:

“梔花開,梔花開”

“仙者的故人會歸來”

“故人歸,故人歸”

“滿城的梔花齊盛開”

“鶴群來,鶴群來”

“遠方的仙鶴把花采”

“把花采,把花采”

“折翼的鶴兒做天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