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6書友會的朋友們大家好,我是段文強。想必大家在上一次的直播裏已經認識我了,那麼在這兒我就略過自我介紹的部分,直接開始給大家講書。那麼今天我給大家帶來的這本書是一本非常暢銷的書也可以稱之為一本神作,就是以色列曆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的《人類簡史》,想必很多朋友都聽過這本書也看過這本書。那麼今天我就給大家帶來我讀這本書當中覺得對我來說最有趣,也最有用的認知部分。那麼這個認知部分如果總結成一句話,那我們可以總結為我們人類就是我們呀。
為什麼能夠站在自然界的頂端,而我們為了站到自然界的頂端,又付出了怎樣的代價,也就是我們的人類的優勢是嗎?我們為了獲得這種優勢,又付出了怎樣的代價呢?那麼好,接下來就開始講我們正式的內容,我們都知道我們人類能夠走到今天,能夠發展出這樣的文明,能夠在地球的自然界中。站到食物鏈頂端的位置核心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有一顆非常聰明的大腦,人類有了大腦,我們就可以發展到今天,這個是大家公認的事實。但是這裏有一個問題,我們自己可能不覺得我們的大腦有多麼奇特。
但是我們隻要環顧一下自然界,我們就會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這個奇怪的現象叫做其他的動物為什麼不發展大腦呢,我們都知道達爾文的進化論叫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對吧,所有的動物,所有的生物在自然界中都處於一種,種間競爭的一種態勢,一種關係當中什麼叫種間競爭呢?簡單來說就是非洲大草原上的羚羊,它要跑過最快的獅子,它才能夠活命。而非洲大草原上的獅子,它必須跑過最慢的羚羊,它才有東西吃,這個就是種間的競爭,就是一種你死我活的關係。
而在這種競爭當中,生物為了增加自己的存活率,它就需要進化,去進化成自己的優勢。比如羚羊要越跑越快,然後獅子要越來越凶猛等。但是,我們都知道人類能發展到今天,我們的優勢是我們的那顆大腦。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其它動物不發展大腦呢?既然大腦的進化能帶來這麼大的好處,我們看看我們的文明,汽車 輪船 互聯網。大腦的進化能帶來這麼多好處,為什麼其它動物不進化大腦,而隻有人類進化大腦呢?比如你像獅子你像老虎,它們進化都是淨化他們的爪牙,進化它們的體型,進化它們的力量。
而人類隻選擇了進化大腦,實際上人類不止選擇了進化大腦,人類還為了進化大腦而退化了其他。比如說力量,比如說武器等勝利技能,人類是沒有爪牙的。對吧,我們的手我們的牙齒,基本上隻能吃熟食,連生肉都吃不了。我們的手連樹都爬不了比不上猴子,我們這些身體機能都退化了。而隻進化了大腦,但是其它動物是隻進化身體技能很少進化大腦,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我們的大腦非常的好用。但是它有一個副作用,這個副作用就是它的耗能非常巨大,它的耗能非常巨大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每天攝入的能量,大概有五分之一要供養給我們的大腦,也就說我們的大腦什麼事不用幹。它必須消耗我們每天五分之一的能量攝入,而這種能量攝入的消耗實際上是非常巨大的。我們生活在現代社會,生活在一個物質充足的現代社會。我們每個人可能感覺不到,但是我們去看看其他的,這些動物這些生物,實際上它們的能量攝入是十分匱乏。
比如我們說食草動物,食草動物雖然不愁找不到吃的,遍地都是草遍地都是樹葉,但是草樹葉這些植物當中所蘊含的,熱量能量非常的少。所以食草動物要不停的進食,不停的進食。甚至,為了加速進食的效率向牛羊這些動物,這些食草動物它進化出了四個胃就是要不停的吃。
首先先大口的把這些草,大量的攝入胃中。然後等到了有閑暇時光在反芻,所以我們能看到牛羊,它的嘴在不停的嚼東西。就是為了增加能量的攝入,這是食草動物的現狀。而食肉動物呢,肉製品的能量雖然富含比較高。但是,食肉動物的捕食成功率,因為肉食不像草遍地都長,你隨便一張嘴就有對吧。而肉食動物捕食,其它動物的時候,它的成功率其實是非常低的。你比如說獅子,它的平均成功率,出擊五次,它才能成功一次,狼也差不多。
有時候一個狼群可能,餓一個星期的事情都有,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非洲大草原上的獅子,它都是,一天24小時它能睡16個小時,就是為了保存體能,降低能量消耗,再比如說熊對吧,熊每到了冬天就冬眠,也是為了降低能量消耗,所以能量這個事情在大自然當中,它的攝入是非常稀缺的。那麼在能量非常稀缺的情況下大部分動物,絕大部分動物都供養不起這顆昂貴的大腦。而隻有人能夠供養的起,那麼接下來的問題就又來了。
憑什麼就是大家都是動物,憑什麼人可以供養的起呢。對吧,你又不像獅子老虎那樣可以天天吃肉,可以去捕食。你最開始就是個猴子,當然這種說法不準確,最開始我們和猴子猩猩是同一個祖先,是猿類是古猿類。但是跟猴子其實差不多,比猴子高點有限,最開始你又是跟猴子差不多的生物。你憑什麼能夠獲取,更多的能量能夠供養大腦呢?實際上,人類之所以能發展出一顆大腦來,完全是因為巧合事件。完全是因為巧合事件,正是因為巧合事件的發生,造成我們的生存境況越來越惡劣。因此我們不得不展現出其他的進化手段,這是什麼意思呢?
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可能就需要把時間。倒一下就是倒到很久很久以前,叫朗朗而夠嗎?倒到多久呢,倒到大約一千七百萬年以前。注意是一千七百萬年以前,我們都知道人類最開始的誕生地,或者叫古猿最開始的誕生地。在非洲大陸,也就說在非洲大裂穀東非這個地方,這個是人類最早人類。古猿猩猩猴子最早是誕生在這個地方,我們今天看非洲大陸,它最北端也就是埃及那一塊,埃及中東那一塊。它是和歐亞大陸相連的,然後產生了一塊叫中東的地區,但是在一千七百萬年以前非洲是一塊獨立的大陸。
就跟今天的南極洲或者是美洲一樣,它是一塊獨立的大陸獨立的漂泊在海中,跟歐亞大陸並不相連。但是由於地殼運動,非洲逐漸的向北移動,就是今天非洲其實也在向北移動向地中海,可能再過個一千萬年它就消失了。然後取而代之的是另外一座喜馬拉雅山,喜馬拉雅山那麼高的山脈,可能會出現在地中海。當然這個是一千萬年以後的事情了,那非洲大陸不斷的向北移,就一直到了一千七百萬年以前。到了這個時候,非洲大陸開始和歐亞大陸接觸,一旦和歐亞大陸接觸擠壓之後,非洲大陸就被固定了。非洲大陸被固定之後就產生了一個非常關鍵的變化,我們都知道非洲大陸它主要是在熱帶地區。
而在熱帶地區,現在的非洲大陸,它是沒有春夏秋冬這樣的季節的,它隻有兩個季節,雨季和旱季。那麼在非洲大陸被固定之前,它是雨季多而旱季少。但是一旦固定之後,它一旦被固定到那個位置上之後,它的氣候就發生了改變,旱季時間逐漸加長,雨季時間逐漸縮短。那麼這個改變就造成了一個地形變化,就是我們都知道樹木的生長是比較麻煩的,可能十年十幾年才能長成一棵樹木。而草是一年一茬,長得非常快。那麼旱季一旦延長之後就對森林有所侵害,造成森林的衰退,這一點很好理解,就是沒水了嗎?而雨季一來,草就開始大量繁盛。
因為單個的雨季沒辦法支撐樹木的生長,但是草一有水它就遍地長對吧。那麼這樣一來非洲大陸一旦固定之後,就造成了非洲森林的迅速衰退,森林一但衰退。我們那些原本生活在叢林當中的,祖先們就是那些古猿們。其中有一部分就不得不麵臨,一個現實就是森林一旦衰退。他們就失去了原本的生活場所,以前我們都生活在樹上對吧。生活在樹上是相對安全的,基本上不用擔心猛獸捕食,也基本上不用擔心找食物的問題。
什麼樹葉果子都能吃,但是森林一旦衰退,這些古猿有一部分古猿,就不得不過地麵生活。就是他沒有樹可以住了,隻能到草原上去生活,一到草原上生活問題就來了,草原上既不安全,又食物匱乏。那麼這樣一來的話,那些古猿就必須做出一些改變,比如為了應對草原危機四伏的場景,古猿就開始長時期的直立。因為直立的話視野好嗎,視野好就可以警惕。我們現在基本上可以看那些,非洲的很多小動物,它也會保持直立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