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岩在網絡上用的筆名就是他的本名,一本還在網上連載的小說《誅仙》讓姬岩這個名字在網絡上爆火起來,但現實中卻沒有多少人知道他就是《誅仙》的“原創者”。
和姬岩同在一個琴行學習鋼琴的很多同學都是《誅仙》的粉絲,雖然他們經常跟姬岩開玩笑說他的名字跟《誅仙》作者的名字相同,但卻沒有任何一人將兩人聯想在一起。
時間,在姬岩和朝陽商議簽約後轉眼又過了三天,這一天,姬岩正和往常一樣到琴行練琴。剛一走進琴行的大門,姬岩就發現今天琴行裏的氣氛有些不對。
“大家這都怎麼了?一副正襟危坐的樣子。”姬岩走向一位離自己稍近一些的琴行同學問道。
那位同學看了姬岩一眼,神情顯得有些緊張:“姬岩,你怎麼才來,難道你忘記今天是我們琴行月中考核的日子了嗎?”
姬岩所在的琴行每個月有兩次考核,一次在月中,一次在月末。不過,兩次考核的內容都很簡單,隻要大家平時有認真練琴,基本都能通過。
往常遇到考核的時候,大家的心態都算平靜,但是今天,姬岩卻總覺得琴行裏充斥著一種緊張的氣息。
姬岩有些疑惑,到底是什麼原因促使的他們如此不安起來。
姬岩不解,而就在這個時候,琴行的授課老師葉沐走進了教室,他的身邊,還跟著一個年紀在四五十歲上下的中年男人。
姬岩分明感覺到,就在葉老師和那陌生男子走進的時候,自己身旁的幾個同學的呼吸明顯急促了起來。這下,葉沐終於明白,原來問題就出在這個陌生男子的身上。
隻見,葉老師帶著那男子走到教室的中間,拍了拍手,將眾人的目光全部吸引過去,然後對著眾人道:“同學們,大家早上好。今天呢,我們的琴行邀請了一位鋼琴大師來指導大家學琴。
對於這位鋼琴大師,相信在場已經有部分的同學已經知道了他的身份。沒錯,他就是上海音樂學院鋼琴係專業教研室主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鋼琴藝術理論博士點專業指導小組成員,毛翔宇。大家掌聲歡迎毛老師。”
葉老師的話音一落,教室裏頓時就響起了一陣響亮的掌聲。這個時候,了解到了中年男子身份的姬岩,也終於知道了為什麼大家今天會如此緊張的原因了。
毛翔宇是誰?那可是鋼琴界的大拿人物啊!在這麼大的人物麵前考核鋼琴技藝,對於他們這一群年齡普遍還未成年的學生來說,怎麼可能會不激動,會不緊張?
當然,這些緊張激動的人員裏並不包括姬岩這個兩世為人的另類。
受到了大家熱烈歡迎的毛翔宇,一張略顯滄桑的麵龐上掛著一抹淡淡的微笑,很是和煦:“謝謝大家的歡迎,很高興今天能夠站在這裏和大家見麵。我很期待大家接下來的表現,希望待會兒大家都能夠突破自我,超常發揮。”
毛翔宇對大家給予了鼓勵,隨後又是引來了大家一陣熱烈的掌聲。他的講話結束後,接下來要上演的,就是今天的重頭戲了。
在經過短暫的準備後,月中考核正式開始!
琴行一共有八名學生,六男二女,姬岩作為琴行裏成績最優秀的學生,被安排在最後麵上場,算是壓軸。
第一個上場的就是剛剛和姬岩說話的那個男同學,他所彈奏的是肖邦《圓舞曲》裏的升C小調第七號圓舞曲,作品64之2。
這首曲子是肖邦去世前兩年完成的,隱含著他對生命的認識。舒曼曾把肖邦的圓舞曲稱為“心靈的圓舞曲”,該說法對於本曲而言是再確切不過了。
樂曲為三段體式,無序奏。一開始便是流露著一絲憂傷的第一段主旋律,仍然具有肖邦那輕柔、飄逸的性格特征。但在這裏,那位男同學的彈奏手法明顯顯得有些急促了。
第二段為急速的連動,似滾珠落玉般晶瑩剔透。曲風裏充滿著一種無奈的旋律,仿佛是在傾訴著一種難言的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