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來風滿樓(1 / 2)

遊三吳不可缺揚州,冶揚州不可無虹橋。虹橋這地方,麵湖臨河,西鄰“長堤春柳”,東迎“荷浦薰風”,虹橋閣、曙光樓、來薰堂、海雲龕……諸多勝地橫亙其間,粉牆碧瓦掩映竹樹,天風雲影山色湖光,隻須一葉扁舟便覽之無餘,原是維揚北郊第一佳麗之地。這自然風光粉黛不施乃天生其美,就勾得離鄉遊子、騷人遷客到此一掃胸中積垢塊壘,留連忘返。若論起風土,那就又是一回事。橋北有個廟,名字起得也怪,叫“虹橋靈土地廟”,每年正二月祀神廟會,俗名兒叫“增福財神會”。逢到會期,早早的就有城裏商家趕來,錯三落五搭起席棚,圍著這座土神祠連綿起市,一二裏地間耍百戲打莽式的、測字打卦的、鑼鼓、“馬上撞”、小曲、灘簧、對白、道情、評話、打十番鼓的……喧囂連天,湖下遊船如梭,岸上香客似蟻,夾著高一聲低一聲唱歌似的賣小吃的吆喝:

“吳逢聖的炒豆腐——誰要?康熙老佛爺金賜近臣!”

“走炸雞——田家走炸雞!香酥焦嫩!”

“施胖子梨絲炒肉,不吃算你沒來揚州!”

“汪九公家拌鱘鰉——天下一絕囉……”

“豬頭肉、豬頭肉!江一郎十樣豬頭肉!”

……如此種種,更把廟會場子攪得開鍋稀粥般熱鬧。

坐標轉移296公裏正在林彪故居裏“休假”的佴明若躺在搖椅上。一件半舊不新的斜紋毛巾被歪垮垮的蓋在女孩身上,一本“雍正王朝”完全覆蓋住了女孩的臉,似乎是書過於沉重又或者是女孩有什麼心事睡的極不安穩,再或者是女孩隨便拿的書沒來及看就翻了開頭導致左右重量不穩定,幾吸之間厚重的《雍正王朝》墜落到地毯上。

這故居有段文字記載;林彪將軍一生征戰殺敵,傷了身子,晚年即見不得光也見不得風,更別提氣候更替寒涼濕熱,就是安穩的床也得時時像‘搖椅’那般才能減輕日日夜夜的骨肉磋磨之苦。

濕氣漸重,藏於西子湖後層疊的闊葉樹木暈染的大片大片綠朦朦的霧氣。淺墨色的烏雲團團從天際壓下來。本來天邊還有的幾道霞光突然就被吞沒殆盡。天,驟然就拉近了與地麵的距離。壓抑的水汽彌漫著。。。

“呼啦..呼啦..啪”窗鞘被一股勁風吹開,雨水粘著淡咖色的窗簾直接把窗戶拍到了牆上,床吱嘎吱嘎的作響,角落裏作為背景的大笨鍾也發著哐啷哐啷‘嗚..嗚..’的嗡鳴,指針逆方向飛速旋轉…嘈雜聲此起彼伏女孩卻並沒有要醒的跡象…

哐當…

萬人之上/一人之下

顏絎景躊躇的走入禦書房,當朝皇帝裴廣寧正坐再龍案後,麵前是厚厚的一疊奏章。鏽刻著金爪盤龍的蠟燭忽明忽暗。蠟汁一股股溢出的沿著金龍紋流淌下來。

‘滴答…’一滴蠟脫離了原有的運動軌跡直直跌落在龍案邊角處,濺開成一朵蠟花。

顏絎景一怔,隻覺的背部的皮肉登時就緊了起來。

裴廣寧眼神微眯了下,朱批的墨跡就在紙張上暈染成一坨,‘啪’朱筆被摜在了龍案上。

“微臣顏絎景,叩見皇上”

隆冬剛至,外麵寒意正濃,這禦書房卻溫暖如春,大朵淡香的玉蘭花供在裴廣寧身後三尺的花凳上。再配上殿內特有的沉水木香,甜膩膩的充斥著整個房間。

這樣舒適怡人的房間裏,顏絎景卻彷佛在冰窟。可他不得不繼續開口。。。

“皇上,微臣…”

“誰準你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