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終結者計劃(2 / 2)

“這個建議很好,不過還是先請示國內吧。如果波音公司認為B-17的技術還有很大改進餘地,那就不算太大的問題。”霍普金斯還是很冷靜,沒有衝動的腦子一熱就答應下來。

這個會議結束後不到兩個小時,會議內容就擺在了方劍雄的辦公桌上。看完這份報告,方劍雄使勁的揉著太陽穴,忙了一天脖子也是酸的。總統不好當啊!美國人不好忽悠啊!執著於大空軍戰略的方劍雄,一直糾結於國內不能生產戰略轟炸機的苦惱之。美關係再怎麼冷淡,也都是方劍雄一種討教還價的手段。具體最後能到手多少好處,方劍雄心裏並沒有把握。但是可以肯定,方劍雄最想要的就是B-17,這是曆史上美國二戰初期的主力轟炸機。華波公司一旦能引進該技術,在五年之內能吃透消化就很滿足了,國戰略轟炸機的發展之路,也算是有了一個飛躍。說起這個大飛機,一直是航空技術的一大難點。說它是尖端技術一點都不過分,國現役的轟炸機HB雷龍-4型,滿載三噸,最大航程八百公裏。就這玩意,想轟炸東京你得從仁川起飛啊。問題是,朝鮮還在日本手裏呢。能拿下B-17,國東部沿海修幾十個機場,轟炸日本還不是想什麼時候就什麼時候?嗯,凝固汽油彈不錯!應該很對日本建築的胃口!至於一次死個十七八萬日本人,方劍雄心裏沒啥太大的負擔。更關鍵的是,有了B-17,從安集延往前推進到裏海邊上,可勁的修機場就是了,勞資也不用往前推進太多,就用B-17,密集轟炸巴庫,蘇聯的石油七成都出自那呢。

心裏好一通YY,方劍雄推開在分報告,拿起印有“絕密”字樣的另外一份報告,打開之後認真的看了起來,“終結者”計劃終於有了最新的進展,不容易啊。

時間往回追溯十年,1926年冬天,水木大學教授德國籍化學家O.哈恩和物理化學家F.斯特拉斯曼被請到一個很偏僻的地方做客,在這裏兩位科學家看見一些字,雖然隻是隻言片語,但是足以打開腦袋裏的一扇窗戶。於是這兩位科學家與科院簽署了一份絕密的協議,踏上了西去的火車,在國西北某個秘密研究基地裏開始了長期的研究。1928年,丹麥物理學家N.H.D.玻爾和他的合作者J.A.惠勒應邀來華講學,期間他們接觸到了一些研究方向的理論之後,加入了“終結者”計劃。1930年匈牙利物理學家齊拉德?萊奧加入,……。

過去的十年,陸陸續續的一共有十餘名外籍物理學家和化學家,在應邀來華講學之後受到了誘惑,無一例外的選擇留下來進行某項秘密研究。當然那時候沒有人會特別關注他們留在國的原因,畢竟科學家都是一些比較古怪的人。搞研究,沒有經費肯定不行,得到國的支持對於科學家而言是好事。

濃縮鈾的問題終於解決了,方劍雄長出了一口氣。這項計劃的鈾礦全部來自遠東,這算是當初奪回遠東的一點好處吧。整個計劃屬於高度絕密,研究地點在西北某個沙漠圈了方圓幾百公裏的地盤作為軍事禁區。

方劍雄的要求真不算太高,能夠在1945年之前拿出原子彈就行了,隻要比美國人早一點就行。問題是怎麼給美國人製造一點麻煩呢?方劍雄絞盡腦汁,終於想到一個非洲的地名,如果當初百度的時候沒記錯,美國搞原子彈的鈾礦是從非洲搞的。

嗯,要派人去非洲走一趟,把這些鈾礦先買下來。坑美國人的機會,一次都不能錯過。方劍雄想到就去做,不過當他伸手拿電話的時候,電話先響了。

“嗯,我是方劍雄!”信手接聽,嗯嗯幾聲之後,方劍雄嗖的站起來道:“我知道了,暫時不要輕舉妄動。”匆匆的在麵前的記錄本上寫了“非洲”兩個字,避免自己忘記之後,方劍雄掛了電話在拿起:“接總理辦公室。”

西北出事了,剛剛的電話是從國防部打來的,接到西北軍區的密電,費爾幹納附近的非軍事區內發生了激烈的武裝衝突,一部分武裝分子進入國境內,大肆燒殺搶掠,給當地的居民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安集延當地的獨立騎兵師發現了這股武裝分子,雙方進行了激烈的交火,目前戰鬥正在激烈的進行。(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