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中原鹿正肥(十)漢陽再告急(2 / 2)

這句話,氣氛一下就變了味道。盡管北洋軍的首領袁世凱根本看不上張勳,可是南京城半天打下來的本事,真不是隨便說說的事情。

“菊人兄,你給慕韓去電,安撫幾句。”袁世凱冒出這麼一句話,徐世昌很幹脆的點頭道:“也好,這個人情算我的。”接著微微一笑道:“是不是請慕韓兄來北京任職?”

袁世凱稍稍猶豫道:“再說吧,漢陽那邊打出結果再說。”

楊士驤建議:“不如派人去見一見方劍雄,看看他要什麼?”

“也好,去試探試探。”袁世凱點頭認可。

方劍雄渾然不覺自己已經進入了袁世凱的視線,從最初的不起眼,變成了一塊頗有分量的絆腳石。當然,在袁世凱的眼睛裏,真正的大敵還是孫、黃、黎之流。

方劍雄在安慶的會議結束,立刻返回了蕪湖。山東之事傳來,方劍雄直接暈乎了,這算什麼回事?仔細一想,問題還是出在這個老師的身上。有雄心壯誌,卻沒有相應的實力。自稱總統就已經很搞了,現在又取消**,兩邊不落好。

不管怎麼說,孫寶琦都是方劍雄的老師,方劍雄去電稱:老師來安徽,隨時恭候!言下之意,沒地方去了,來安徽吧。這個老師,對自己算是不錯,當初沒有這個老師的光環罩著,在蕪湖的事業做不起來。飲水思源,做人不能忘本。

蕪湖作為方劍雄的大本營,其實並不是一個適合做老巢的地方。奈何當初方劍雄沒有選擇,現在局麵初成,想換地方也不方便了,暫時隻能擱置。留待以後。

方劍雄先去的軍營,看了看正在整編的部隊。多虧當初的土匪運動,不然哪來那麼多現成的兵源?這些人,還是劫道從業人員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軍事訓練。第一批先回來了三萬人,後來陸陸續續又回來兩三萬人,這一批的人素質要差一些,訓練的時間也短。不過一段時間的強化訓練下來,基本也有點樣子了。好歹是幹過土匪的,都打過寨子,砸過響窯,都見過血放過槍的。

這些人先編成保安部隊,隨著擴編快速的補充進來。加上原來廠區的護衛隊有五六千人,沒費多少事情,一個師變成兩個師。唯一不足的,就是技術兵種。也隻能是以老帶新,邊打邊練了。戰爭是最能鍛煉士兵的地方,新兵蛋子好歹也是接受過訓練的,不能算不教而誅。

方劍雄緊急備戰的時候,外頭的世界也不安生。日本海軍大臣齋藤,居然電訓第三艦隊司令官川島,稱:漢陽鐵廠與帝國有巨大利益具有重大關係,並稱:清軍或革命軍欲破壞,應立派海軍陸戰隊擔任警護。可見日本之野心。

25日,安徽軍第一旅奉命至龜山,據守該製高點。當夜,馮國璋增派兵力,猛攻漢陽側翼。三眼橋、美娘山先後告急。黃興幾次要求田激揚增援,田激揚都以部隊需要休整為由拒絕出兵。

26日,美娘山、仙女山再次陷落,接著磨盤山陷落,清軍於27日猛攻十裏鋪,當日午後,十裏鋪陷落。整個漢陽,就剩下一支軍隊還在陣地上,那就是安徽軍第一旅。

27日,成都光複,交出軍政大權的趙爾豐,最終沒能逃過腦袋被用來祭旗的命運。

黃興嚐到了苦果,連夜過江回武昌求援兵,軍政府開軍事會議,商議戰事。

“此戰失敗,主要責任在我。然安徽軍第一旅不聽調遣之事,也請黎都督電告安徽方司令。我軍之敗,在於裝備太差,士兵多為新兵。”黃興的開場白,先攬責任,接下來的話卻是很不中聽。指責安徽軍第一旅之後,話鋒一轉道:“眼下漢陽危機,僅僅靠安徽軍一個旅,恐怕很難守住漢陽。指揮部已經下令搬遷槍炮廠之槍彈,希望安徽軍能堅守一段時間。再者,武漢三鎮不如棄守,部隊人員轉往南京。”

與會等人,莫不愕然。這個話從黃興的嘴裏出來,真是讓人覺得匪夷所思。這還是那個屢敗屢戰的黃興麼?殊不知,黃花崗起義之後,黃興一時頹廢,意誌消磨。確實已經不是當年之黃興也。

“不行,絕對不行!”站出來反對的是張振武!並拔刀怒喝:“敢言棄武昌者斬!”

“怎麼沒見黎都督?”黃興反問一句,眾人都沒接這個話。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