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在北京(1 / 1)

時光還是過的比較快的,轉眼之間我也是到了娶妻生子的年紀了。回顧之前的生活有希望、有驚喜、有暗淡、有失望。總的來說一句就是將就吧。得過且過。

我現在寫的就是一則短故事,記錄一下我之前的二十幾年荒唐的人生。也算是在書中寫出了自己所犯下的錯誤和對心裏的慰藉。這些話我從未對任何人說起,這本書或許有人看也或許無人看,都不影響我想寫出我自己的心中的那番話。

我是一位重慶人,重慶市江津區的,現在目前在貴州省遵義市。

從長輩的口中得知我於北京出生,讀初中之前都覺得這個出生地是給我心裏是莫大的一個安慰。總感覺自己和別人的出生地不一樣是莫大的光榮,其實現在看起來就是一個很愚蠢的心態,當然這是已經站在成年以後懂事的角度來看待。

二十多年前我呱呱墜地,出生在北京一家私立醫院,立水橋醫院。具體是現在的北京那個區,這個醫院還在不在,我都沒有去查。如果放在當時我在小學的時光裏麵我或許會興致勃勃的去翻閱書籍、在網上查閱。但是現在我很不喜歡,或者說我很厭惡這個東西。

你要說為什麼當時我在小學的時候不去查這些資料,我想說很複雜........之後我會講到。

我在北京出生以後,四歲之前都是在北京生活,甚至在那裏還上了一年的幼兒園。在四歲的年級裏麵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在北京走丟過。

具體時間我也記不清楚了,我隻記得當時我是在一堵由很大塊的鵝卵石砌成的圍牆對麵小賣部找到的,我家裏我的父親就是二十歲到四十歲的時光裏麵一直搞建築,不是所謂的房地產老板,就是所謂的打工人而已。

按現在的說法就是十八歲離開家在外拚搏。

縱觀我父親那二十年的時光裏麵,從重慶市綦江區下壩鎮開始搞建築一直到北京,一直沒有多少的起色,所以我說到初中我懂事以後很厭惡當時出生在北京的心態。明確的說不是厭惡我父親當時的工作。而是像上麵說的一樣,我與周圍人身邊的出生地不一樣。其實就是在外地打工的過程中有了我,但是回家的路費太貴,回家的話會很耽誤接下來的工程,有可能麵臨著老板不要我的父母親在哪裏工作。所以就選擇在北京的私立醫院生下了我。

正是在北京搞建築的時候我的父母親有了我,因為我們是外來人口,北京大家都知道,外地人進京就是需要暫住證的。當時的條件也不好,如果當時家裏的條件好就不需要背井離鄉走北京來打工了。

就選擇了一家私立醫院,我前麵說了就是立水橋醫院。

在北京的生活印象最深的一是我走丟了,二是我沒有玩伴。幼兒園的一年時光又有多少記憶呢?一學期還是一年我也忘記了。陪伴我的就隻有挖掘機,我們這裏叫挖挖機。

小時候就喜歡在工地的門前,有兩顆很高的大樹,我最大的愛好就是在大樹根部的周圍學習挖挖機的那個挖鬥,用手來模仿開始挖大樹下麵的泥土,小時候不是一般的喜歡挖挖機,大家都知道身邊也沒有玩伴,大人又要忙於上班,又有誰來陪我玩呢。所以導致了我在北京的生活就是兩顆樹自己模仿挖挖機挖土。

每天的手指上麵全是泥巴,每天都要洗。手指上麵的倒欠一直都有。而且我有一個壞毛病就是喜歡啃手指,這個習慣延續到現在。以前是不管髒不髒,都要啃。現在是洗完澡躺在床上玩手機無聊時候啃。

言歸正傳

當時據我父親所說,當時是一位建築工人帶著我離開工地去小賣部買卷尺,就帶上我一起去買零食,沒有和我父親說,所以讓大家誤以為我走丟了。當時據說出動了很多人一直在找我,我被找到以後,那位工人被一陣罵,我也是被拉著跪著。

這是我四歲之前在北京的最大的印象,你要是問我去沒去過天安門、故宮這些。我隻能說去過,但是沒有印象,這些所有的記憶都是來自於儲存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