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前最後一抹紅如炭火的餘暉,照在寒氣逼人的劍鋒之上。好似提前沾染了鮮血的劍鋒,抵在慕容曉曉的脖頸間。宦官用陰冷的腔調,向禦林軍宣讀著她的條條罪狀。
她想爭辯,卻無論如何也發不出聲音。真相在她胸腔內翻滾奔騰,卻無法被政變的勝利者聽到。再一次望向即將被黑暗籠罩的紫宸門,她好像在等一個人來救自己。可是紫宸門此刻空寂無聲、死氣沉沉。
政變的勝利者,身披金色盔甲,騎著黑如墨汁的駿馬,緩緩向她走來。馬蹄踏在紫宸殿外的漢白玉地磚上,清脆、優雅、傲慢。
圍著她轉了兩圈,馬上的勝利者大喝一聲:“斬!”
削鐵如泥的寶劍在她頸間砍下,哢嚓一聲,人頭落地。慕容曉曉什麼都看不見了,隻能聽到黏稠的血漿沿著劍刃滴落到地磚上的聲音。頭在地上滾過,留下一道斷斷續續的血跡。到死她也沒有看清楚政變的勝利者究竟是誰,更沒有等來救她的人。
叮鈴鈴……叮鈴鈴……
鬧鈴的聲音將高薇從剛剛的噩夢中驚醒過來。夢境過於逼真,高薇有些緩不過神,迷離地坐在床頭,分不清雜亂的宿舍和巍峨的紫宸殿,哪個是現實,哪個是夢境。
一年前,某市機場擴建工程中,意外發現了一處距今1300餘年的殷朝古墓。經過當地考古隊半年多的努力,終於找到了墓主人的墓誌銘,同時也產生了大量疑點,讓一眾專家百思不得其解。
兩個月前,高薇所供職的文物研究院接到了修複這塊墓誌銘的任務。雖然隻有三十歲,但她家學淵源,自幼精通金石學、擅長書法,央美的國畫、雕塑雙料碩士,早已成為國內石刻碑碣修複領域首屈一指的權威。
墓誌銘出土時已經斷成了六塊,不過還算是保存得比較完好。對高薇來講,這樣的修複工作並不算難。
第一次到發掘現場參加會議時,高薇進入墓道的一瞬間,脫口而出:“這裏我好像來過。”
站在她身旁的考古隊長打趣說:“這座墓確實有被大肆破壞過的痕跡,該不會是小高幹得吧?哈哈哈……”
從規模形製上來看,墓主人的身份非常尊貴。已發掘的同時期墓葬中,隻有當朝太子的墓穴可以與之比肩。但墓中的陪葬品卻少得可憐,甚至可以說是幾乎沒有。
回到臨時搭建的會議室中,隊長向各位應援的專家介紹說:“這座墓應該是被人二次破壞過,但不一定是盜墓賊。因為洞口非常大,與常見的盜洞截然不同。
而且一般的盜墓賊,因為時間有限,隻會挑一些貴重、易攜帶的陪葬品拿走。可是這座墓,幾乎是被洗劫一空,連棺槨和屍首都不見了。更讓我費解的是,墓裏所有的壁畫都被刮了下來,地磚也全部被撬起來碼放到一邊。顯然不是盜墓賊幹的。”
聽完隊長的講解,殷朝史學界泰鬥崔博士說:“依我看,有可能是被當政者毀墓了。殷朝中早期,對於政治鬥爭失敗的一方,勝利者常會采用毀墓這種絕罰。不但要在肉身上消滅政敵,還要對其進行政治上的徹底否定。小高,你怎麼看呢?”
“我讚同崔博士的猜測。”高薇將剛才拍攝的幾張照片打到投影儀上,講解說,“第一張照片是墓誌銘的蓋,保存非常完好,雖然還沒有清理上麵的泥土,無法辨認刻字內容,但是從銘蓋的大小和石材上來看,下葬得非常隆重、得體。第二張照片是已經出土的六塊墓誌殘片,初步判斷,應該不是人為破壞的。所以我認為,墓主人下葬時身份還很尊貴。隻是不知道後來又發生了什麼事情,被當朝者毀墳。墓主人的屍首和棺槨,應該也是在這次毀墳行動中被拖出了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