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利亞娜是法國的綽號,也是法國的象征。漫畫中常以戴一頂三色帽子的女人來象征。在法語中,貴族階層不喜歡瑪利亞娜,因為她代表著人民。革命者選中瑪利亞娜,因為瑪利亞娜象征著祖國母親,母親的乳汁保護著共和國的孩子。
共和國的勝利,代表著自由、民主、博愛。瑪利亞娜的形象主要以三種形式體現在法國的日常生活中:擺在法國市政府顯要位置的半身塑像,在郵票上、硬幣上的圖象。
瑪利亞娜(1536 1624)原是一位西班牙作家。十七世紀初,一位叫作(拉伐雅克)弗朗索瓦?拉瓦亞克的天主教徒由於受到瑪利亞娜著作的啟發,於1610年刺死了法王亨利四。十九世紀中葉,法國共和黨人在推翻帝製、建立共和國鬥爭過程中,為了紀念(拉伐雅克)拉瓦亞克,用“瑪利亞娜”來為自己的秘密團體命名。此後,瑪利亞娜便同六角國一道,成為法國的代名詞。
法國政府時常選些為共和國做出貢獻的女名人來作瑪利亞娜的模特,以表彰她們為法蘭西民族贏得的榮譽,國家將依照她們的外形製作出能夠代表國家的塑像、郵票、硬幣。這或許就是法國人的與時俱進。他們不斷更新瑪利亞娜的形象,令她始終保持著清新、靚麗的外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著名女演員碧姬?芭鐸因其在電影方麵的輝煌成就,而成為瑪利亞納的模特,她的半身塑像放在市政廳,當然郵票與硬幣上的瑪利亞娜亦以她的照片為藍本。隨後的模特便是卡特琳?德納芙。她也是一位倍受法國觀眾歡迎的明星之一,舉止高雅,氣質超凡。總之,她們不僅品貌出眾,更重要的是她們能夠代表法國人的公眾形象。
碧姬?芭鐸像與她的半身瑪利亞娜塑像
卡特琳?德納芙與她的瑪利亞娜塑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