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安元年,昭旭帝初登帝位,年初大行新政,前朝後宮一時嘩然。新舊年交替之時,新政初見效,又逢太後50歲誕辰,皇帝大喜,大封前朝後宮。次年,因後宮空虛,於三月初,進行大選。
晚春的風依舊凜冽,一陣風吹來還是讓人不住緊了緊外衫。溫歆卉低著頭跟從著隊伍緩緩前進。腳下是深灰色的地磚,頭頂是被黃瓦框住的三寸天空,灰蒙蒙的天,偶有飛鳥掠過,顯得岑寂莊嚴。在偏殿前,經過初篩的女子,零零散散在庭中站著,熟識的幾人聚成一團,閑散的攀講。溫歆卉抬頭在院裏尋找熟悉的身影,仔細瞅著,就是不見人影,心中正思量,忽得肩膀被輕拍一下,回過頭去,正是永安伯爵府的嫡次女林晴宛。“宛姐姐,你這是去了哪兒,真是讓我好找。”總算是看到了熟悉的人,溫歆卉心裏緊繃的弦才鬆下幾分,林晴宛挽著溫歆卉的手,兩人走到小院西南角的桂樹後,身形被樹葉隱去了七八分,環顧四周,應該是沒有人注意兩人,林晴宛才敢說話。“小巧兒,我這不是一瞧到你,便去尋你了。”林晴宛笑著,抬起青蔥似的手指,弄趣般點了點溫歆卉的額頭,“在這還耍小孩子脾氣呢。”雖是責怪的話,但林晴宛的眼裏還是含著溫柔。溫歆卉裝是吃痛,捂著額頭順勢靠在林晴宛的肩頭,“我的好姐姐,知道啦。瞅瞅,我的額頭都給姐姐你弄紅了,這還怎麼麵聖。”林晴宛笑著拉開她的手,“你個小滑頭,慣是會騙人的。”看著光潔的額頭,沒有一點痕跡,又好笑的捏了捏她的手。兩姐妹又躲在樹後說了好一會悄悄話,林晴宛留意著人到了差不多,拉著溫歆卉的手走到院中。兩人依舊是並肩站著,卻是不再交談。
隨著最後一批通過初試的秀女進入院中,麵聖才正式開始。
林晴宛作為永安伯爵府的嫡次女,是第一批進殿的,她牽過溫歆卉的手輕拍,微微點了點頭,便上前排隊,由公公領著走了。溫歆卉也倒沒等很久,也由公公帶上了殿。她低著頭隔著一臂牢牢跟在前一位秀女身後,當站在大殿上,她才真正感受了到來自皇權濃濃的壓迫感。殿上是皇帝,皇後以及幾位高位嬪妃,從左到右,溫歆卉排在第二,倒是很快輪到她。當主事的太監喊到她的名字,她才敢把頭抬起,脖子傳來酸麻感,但麵上仍不顯。皇帝聽到身邊太監林福齊的低聲介紹,向皇後微微頷首,皇後隨意問了些問題,溫歆卉不痛不癢的答上,不時便聽到殿上的大太監高聲喊:“留牌子,賜香囊。”往事被朱牆隔斷,接下來的一切都是新的開始。
當這一批秀女麵聖結束,各人的命運都有了選擇,溫歆卉與她同批入選的秀女被公公帶到儲秀宮,在這裏等待內務府安排她們的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