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安揉了揉突突跳痛的太陽穴,腦海中湧現出一些模糊的畫麵。原來如今已是崇禎帝駕崩後的第四年,吳三桂引領清兵入關,擊潰了李自成的大順軍。起義軍四散逃亡,暫時潛伏下來,伺機重整旗鼓,與清軍抗衡。
楊明安此人,乃楊家獨子,出生於廣東香山一個海盜世家。家中小有積蓄,他少時讀過幾年私塾,長大後其父憑借在南明紹武朝廷的擁護功勞,受封為將軍,遂為兒子謀得一個瓊州同知的實職。
這同知雖隻官職在,卻無半個人馬。瓊州向來是貶官之地,鮮有官員樂意前往就任,即使紹武政權成立後,亦無人充任此地知府。就在紹武朝廷覆滅後幾月,瓊州官員仍是空缺。
如今楊父已於廣州逃了出去,楊明安救人時負傷,在瀕死邊緣發生了穿越。“少當家的,你醒了,快扶扶少當家,他受傷了。” 一位年長男子急忙呼喚。
楊明安環視四周,疑惑開口:“這是哪裏?” 那男子拱手施禮,語氣恭敬:“少當家,此處不宜久留,李成棟的清軍還在後頭追蹤,我們還是快點離開為妙。”
楊明安頭痛欲裂,簡直像針紮般難耐。他望著周圍數百人,記憶逐漸複蘇。“水,給我水,楊福!”他認出那年長男子叫楊福。“少當家,水來了!”楊福雙手奉上水袋。
楊明安喝了幾口水,又向頭上淋了些,這才清醒幾分。他側過臉詢問楊福:“我們現在所處何地?” “前麵過了這座山,就是肇慶府地界了。運氣好的話,明天中午就能坐船渡海到瓊州。”楊福當即回答。
楊明安卻說:“不,不要急著渡海,傳令打出旗號收攏人馬,組織一波防禦,拖慢清軍南下的進攻,沿途的百姓都要盡量勸走,堅壁清野,不要給清軍留一粒米。”
“跟著走的百姓,告訴他們,隻要過大海去了瓊州府,官府分田分地又分房,不走的告訴百姓,清軍頒布“剃頭令”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
“還有隻要是匠人,商人和讀書人都要統統帶走,讓那些讀書人安撫好人心。先收攏殘軍,我們帶隊進入肇慶府,去府庫清點一下武器的情況,楊慶,你帶人先去肇慶府通報一下,接管一下軍務。”“是,少當家!”一濃眉大眼的小將出來待命。
當晚,楊明安率軍進入了肇慶府,如今肇慶府已然空虛,永曆帝如曆史一樣再一次放棄了廣東,逃到廣西梧州。城中還有些不知情況老百姓亂作一團。
楊慶跑來向楊明安彙報,府庫已經封鎖,裏麵有很多東西都還沒有搬走,具體的數量還在統計中,府庫中有大量銅幣、糧食與武器,據看守的小吏說裏麵的武器能裝備兩萬軍隊不成問題的,除了製式武器,還有500支鳥銃和火藥,少量萬人敵。
“萬人敵?還有這東西,還真是撿到寶了,去找些會用的人來把這些萬人敵都安放在城裏碼頭,把百姓都勸人後,把這碼頭給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