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高考曾讓我深受其害,良心上講,我覺得高考作為國家選拔人才的一項製度,還是比較公平和公正的。高考的公平性就在於它的唯分數論。因為唯分數論,便杜絕了許多人情親情金錢權力等不合理因素的幹擾。有目共睹,國家自從1977年恢複高考製度以來,曾有多少農村學生通過高考鯉魚跳了龍門,扭轉了乾坤,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夢想。是高考改變了他們的命運。凡事有利必有弊,正因為高考本身的唯分數論,尋示出了其殘酷性。高考得中了,吃香的喝辣的,從此出人頭地,一旦失敗了,對於農村學生而言,一生就玩兒完。另外,高考的殘酷,還在於它的成敗在此一舉,一錘定江山。難道寒窗十多年的苦讀,憑一張小小的試卷,真的能說明一切問題嗎?高考不論怎樣改革,宗旨在於優勝劣汰,對於那些有幸勝出的人,大學責無旁貨還要采取一種寬進嚴出的辦法,不要進了大學的門,或進了名校,人為地便對他將來的一切打上包票,讓他從此高枕無憂終身受益,似乎進了保險箱。
河南省安陽市殷都區西郊小莊
張東方
要清除或降低這種壓力,就需要在高考命題及判卷標準上盡量體現“活”。有些科目如數學、袼文、理綜、文綜等可以采取開卷方式考試。在判卷時,采用判卷小組集體判斷方式,不為一個人模式化思維所左右。在每年的全國統一高考之後,我們的高校(包括重點大學)還可以針對本校的一些特殊專業或將普通專業留出一定名額,單獨或聯合再進行考試,單獨招生。這樣就避免了所有學生都擠在高考這一根獨木橋上。
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棋盤山鎮中學
隋國成
學生的升學,根本上是學生的事。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後,學生有繼續升學的願望,那就依自己的意願去報考。這完全是學生和家長的自由,而與學校無關。違背學生的意願,把升學的任務硬推給學校是不合適的,尤其是把升學當成唯一的任務就更是錯誤的。初中學校的任務是使學生圓滿完成九年義務教育,按課程標準開齊課程,開足課時,不加班加點,給學生應有的活動和全麵發展的空間。想升學,學生自己想辦法去。唯其如此,學校才能紮紮實實搞素質教育。也就是說把學校教育與升學分離。對學生的評價也應該是全方位的綜合評價。但現實情況是,現在對學生的評價隻有一個方麵,就是學習成績,學習好就是好學生,學習差就是差學生。學生的前途和希望係於成績,其他全無用。於是加班加點,頻繁地考試,為的是提高學生成績。考試表麵上是考學生,實際上是‘考老師、考學校。學生成績不好就是教師學校的過,家長不滿意,領導不滿意,上級不滿意,你還顧得上全麵嗎?學生卻沒事人一樣,一邊涼快去了。要知道,學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對象,我們的目光都應該集中在學生身上,盯在學生的全麵發展上。
河北省容城縣容城鎮第二中學
陳喜明
高考到今天並未“死”,它們會繼續“活”下去。愚以為讓高考按它自身的規律發展下去,減少媒體、社會的過分關注和利益集團的惡意炒作,讓有益於高考的製度自新、成長乃至成熟。從這個角度看,本次討論是個契機。為了讓這種關注和思考保持下去,發揚光大,我建議選取“救救孩子”為題,繼續開展新一輪的討論。
湖南衡陽珠暉區廣廈
袁昌強
2006年中國政法大學本科分省招生計劃首次按各省人口比例確定,“中國政法大學是中國的政法大學,不是北京的政法大學”,此舉我特別敬佩。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國家部屬重點高校都未敢實踐、嚐試,中國政法大學敢了!我相信,中政大的此項改革定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