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3 / 3)

黛玉既收了父親留下的硯台,其他東西於禮便不能推辭,隻能請魏仁博家的代為謝恩,並讓紫鵑給了兩個婆子賞錢。

紫鵑心想,姑娘雖是寄居在這庵裏,承北靜王爺和蓮渡師父看重,更不能失了體麵,於是出手就是每人二兩銀子的打賞,兩婆子千恩萬謝不迭。

待北靜王府的人走了,紫鵑忙上來檢視桌上的禮物,口中不住稱讚:“姑娘你看,王爺果然是心細的人,選的禮物都這樣雅致,不至於俗得讓姑娘瞧也不瞧,隻這一串項鏈,怕是要值許多錢呢?”

紫鵑拿起那串碧玉數珠,就要往黛玉脖子上套,讚不絕口:“這顏色,這光彩,配著姑娘的臉,真是漂亮極啦!”

黛玉原本隻在意那方古硯,見紫鵑這麼著,忙扭頭閃避,忍不住也笑了:“這不是項鏈,是念珠呢,你仔細數數,不是五十四顆,便是四十二顆了。”

“咦,是嗎?”紫鵑果真一五一十的數了起來,“真是四十二顆呢,這有什麼說法麼?”

“就是菩薩修行的四十二階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和妙覺。”

“可惜了,這麼漂亮的珠子,不如做成項鏈。”紫鵑嘴裏嘟噥,“北靜王爺也真是的,其他禮物件件貼心,隻這念珠子,不成真想姑娘天天數著念佛?”

黛玉笑了笑,不答話,依然來回看手裏的硯台,她這幾日抄寫經文,卻一向沒有焚香念佛的習慣。

紫鵑反複擺弄著碧玉數珠,唉聲歎氣的像是十分遺憾,忽然她又叫了起來:“姑娘,既然這念珠你也用不上,我有個主意,你看成不成?”

“哦?什麼主意,你且說說?”黛玉被她這麼一咋呼,也看了過去。

“姑娘雖不念佛,老太太卻是念佛的,這串珠子姑娘不用,不如送了給老太太?”

“啊……”

紫鵑的提議,好像令到黛玉一時驚呆,來到這寂寥的庵堂裏,她最最思念的,便是外祖母了。

她深深理解,外祖母送了自己出來,也是萬般無奈,她縱然滿心淒楚,卻沒有半點怨恨,反而不時想起,寶玉病著,自己又走了,老人家不知該怎樣傷心,她風燭殘年的身子,可還經受得住?

她隻在夜深人靜時,獨自淚灑衾被,到了人前,卻又淡淡然,不顯露一絲一毫在臉上。

此刻,驟然聽紫鵑提起老太太,胸口又是一抽,忙別開了臉,裝作隨意地笑了笑:“嗯,那便送了吧。”

“太好了,我這兩天就送了去!”

“紫鵑,怕是你這裏呆的膩了,尋個藉口出去玩哩。”

黛玉為了不讓傷痛形諸麵上,故意打趣紫鵑;紫鵑肚子裏也另有盤算,並不反駁,隻樂嗬嗬的,仔細收起了那串珠子。

她才不是光想著讓林姑娘表孝心呢,而是必須隔三差五的,回去刷個存在感,提醒賈府裏的那幫人,別以為把人往這庵裏一放,就不管不問了。

眼下北靜王爺遣人給姑娘送禮,一看就知道頗費心思,還有如此珍貴的數珠,正好拿去給賈府裏的人瞧瞧,他們不拿林姑娘當寶貝,北靜王爺可看重得很呢,識相的早些兒把姑娘給接了回去是正理。

這在公共關係學上叫什麼來著?對了,名人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