晃晃遙遙,驢仔駕以緩慢的速度,駛入了那條紅磚老街,老街也沒什麼路人,倒是有些老人坐在門口納涼閑談。
驢仔駕的駛入像激起了一池的漣漪,吸引了坐在門口那些老人們的目光。
那驢仔駕迎著這些街坊的目光,仍是依舊不疾不徐的駛入,車駕上的人似乎隱約聽見街坊的議論,隻是車駕上的人不在意,或是隻是假裝不在意。
“師傅,就遮了,汝先停一旁就好。”車上的一個青年開口說道。
前頭那戴著鬥笠的中年人應了聲,把那台用老野狼改裝的驢仔駕靠邊停了去,熄火時還發出了噴噴的聲響,排氣管吐出了幾口黑煙,車上的少婦皺了下眉頭,用衣袖遮掩著繈葆中的孩兒,不想讓那些黑煙沾上孩子。
這一幕看在車上另一個青年的眼裏,青年隻是搖搖頭,歎了口氣,表達了自己也是無奈,他起身一躍,跳下了驢仔駕,伸手去扶少婦下車。
那少婦說道:“遮真正做得起來嗎?汝看遮條街,一個人都無。”
“放心吧,會使,無問題啦。”說著,青年從口袋裏掏出一塊銅片,迎上一旁街屋的門去。
那門是木造的,有兩塊也不知是銅質還是鐵質所製的長方形小門環,一左一右吊著,而中間又有一門古式銅鎖扣著兩環,那門可能有人推開了一絲縫隙,兩個門環一門鎖,都繃緊,縫隙裏卻是一片黑,看不見屋內情況。
青年重新把門拉上,讓門環鬆一些,這才把手中的銅片插入那門古式銅鎖側邊“士”字的缺口。
原來手中的那銅片是一把鑰匙。
青年來回的撬動幾次,應該是罕用過這種鎖,他手勢似乎有些不利索。
青年又嚐試了幾次,一插一扭,再插再扭,這才捉到竅門,銅鎖鏘一聲,牽動了機簧,鎖杆退了出來,鎖開了。
青年取下銅鎖與鑰匙妥妥的收好,那代表的是黃家的一份恩,在鹿港已沒有人願意租屋給這位姓施的青年,是黃家老當家還記他父親當年一份換帖情,這才把屋子租給了青年。
其實租不到屋子並不是青年的錯,實是他父親最後那幾年的名聲實在是太糟,曾經盛極一時的家族,在那幾年敗壞精光,逼得青年與幾個兄弟離開鹿港,甚至青年娶妻,對方還不願把女兒嫁他,這才被迫兩人相約私奔。
直到數年後,生子後,兩人才又回到鹿港。
但他那父親的臭名聲還是在,那些個屋主一聽是誰的兒子,便連房子也不租他了,最後求上黃家,黃家把空閑的祖厝租借給了青年,青年這才有了安身立命的一處落腳。
雖然租金要貴上市價一些,但青年依舊感激。
青年推開木門,有些受阻難推,是久了沒人用,木樞有些發脹卡住了,也許之後上個油保養一下就好了。
門開了,光線稍微透入,青年忙架起門旁左右的兩扇木窗,那窗是向斜上方推開的,要用木棒撐著,架的時候要小心,一不小心就會夾到手。
是窗開啟後,大量的陽光灑入室內,青年這才看清了屋子內狀。
屋子內空蕩蕩,什麼家具也沒有,屋子極深,古時的街屋都蓋得深長。
往上看去,根根檜木橫梁並列,上有木板拚接,這是有二樓的,入門右側那一座木造樓梯,就能通向二樓。
特別的是,那座木造樓梯,是漆藍的,一種古樸斑駁,淡淡的藍。
上頭雕著簡單的花紋,不搶眼,很是好看。
青年在一樓大概看了一下,便去驢仔架上拿了張板凳下來,放在門內,示意妻子先坐下,自己上樓看看。
青年步上樓梯,木造的樓梯才踏上時會砰砰作響,走上那樓板,隨著步伐也不斷地發出木頭緊繃的咦咦聲。
雖然聲響大些,但青年確定那樓梯與這樓板都還很結實,沒有安全疑慮。
二樓看起來就沒有樓下寬敞了,是因為二樓內縮了一大塊,留了一個寬敞的陽台,又有許多隔間,這讓二樓看起來壓迫了些。
二樓同樣也是什麼都沒有,這就是一間純粹的空屋,青年經過那些隔間,往後走去,發現了一道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