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國末年,新皇登基,大選天下後宮佳麗三千,不理朝政整日荒淫,奸臣掌權,百姓賦稅沉重,邊疆戰亂不斷。
又逢天降大旱三年,百姓顆粒無收,饑荒席卷大地,民不聊生怨天載道,兵戈四起。
……
常言道,大雪兆豐年,但小小的武安縣卻餓死、凍死了一大片,能活著的不足十之一二。
武安縣文德村,是十裏八鄉出了名的狀元之村,曾經出了好幾代狀元郎,如今卻破敗得隻剩下殘垣斷壁,積雪皚皚。
村裏年輕的、能走的都離開了,隻剩下老弱病殘在寒冷的冬天無助的死去。
大雪紛飛,村頭破舊的土地廟裏,有一相貌堂堂但臉色蒼白的少年躺在草地上,徹骨的寒風從倒塌的位置襲來,少年忍不住哆嗦了兩下,眉頭也緊了些。
此刻的他,早已是病入膏肓,腹中沒有一粒糧食,沒力氣再將蓋在身上卻滑落的破棉襖扯回,隻能任由寒風肆虐。
再這樣下去,少年是必死無疑。
少年姓安名少然,乃是宰相之子,這輩子本該錦衣玉食的他,卻遭遇了家道中落,不得已才跟隨父親回到祖地。
他的父親安士國曾經考上狀元當了官,為官清廉為國為民深得上一任皇帝賞識封了大官,一直坐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直到老皇帝駕崩新皇登基,仕途才戛然而止。
新皇登基以後整日在後宮享樂不理朝政,安士國闖入後宮敢言勸諫,卻被新皇以掃了雅興之名驅逐,不久後又遇奸臣陷害被罷了官職,心灰意冷的安士國隻好歎氣帶著家眷回到祖地,本以為可以安享晚年,卻不想整個大周國幹旱三年。
為了幫助村民度過難關,安士國花光了所有積蓄,可憐他為官清廉,本來就沒有多少錢財。
到了最後,連看病的錢都沒有。
在安士國油盡燈枯之際,寫了一封沉重的書信寄給了曾經一同為官的昔日好友,信中全是這些年來他所見所聞,希望能夠送新皇的手裏,喚醒新皇的良知。
可惜的是,那封信寄出以後竟如石沉大海一般杳無音訊。
最終,安士國帶著遺憾和歎息撒手人寰。
同年,安少然的母親也在悲傷中離開了這個人世,隻留下安少然一人,家中的丫鬟家丁分了一筆少之又少的遣散費全都離開了。
安少然秉承著父親的遺誌,散盡家財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就連大門都拆了。
如今,文德村已經人去樓空,不複一人,隻剩下他和年邁的老村長相依為命。
大旱三年是大雪,安少然挺過了三年大旱,卻沒想到在大雪之年患上了風寒,好幾天沒有吃東西的他,早已是病入膏肓,眼神飄忽,眼看是活不長了。
不知過了多久,迷迷糊糊的安少然突然聽見急促的腳步聲,還有熟悉的聲音:“少爺,少爺,有救了,有救了,我在田裏發現兩隻耗子,費了好大功夫才把它們逮住,您等著,我馬上給您熬肉粥喝。”
來人正是去了好長時間的老村長。
安少然聞言用盡全身的力氣抬了抬眼皮,但也隻能睜開一條縫,模糊中看到一個佝僂滿身是雪的忙活背影。
他想說什麼,卻沒有力氣說出口。
過了一會兒,安少然感覺到一股暖洋洋還伴隨著草藥味的熱流從嘴裏流入體內,那種久違的味道令他精神為之一振,忍不住動起了喉結拚命吞咽,耳邊不時傳來關心的話語聲:“少爺,慢點喝,多呢,不急。”
當喝完了肉粥後,安少然困意襲來,又沉沉的睡了去。
不知過了多久,安少然睜開了眼睛,握了握手,終於是感覺到了一絲力氣,他看了看四周,隻見眼前的柴火燒得很旺,印得安少然滿臉紅,卻不見老村長,試了試起身,費了老大的勁才坐了起來,額頭卻已經是細汗淋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