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冬天,我不慎染病住進了醫院。住院部在郊外,加上朋友們都在忙自己的事,沒有更多的時間陪我。我整日便圍著病床打轉轉,深感孤寂。一日正倚著病床發悶兒,忽見老林背著個大包從外麵風風火火地走來……從此每天探視時間,老林必到,幫我料理病中的生活,陪我談天說地,風雪無阻,總有十餘日。好像我們之間從沒有發生過什麼似的。老林因工作需要,不得不再回外地,但他的到來,給我那脆弱的心理以莫大的慰藉,也使我第一次刻骨銘心地體會到了寬容在人與人之間是何等的重要。也因此知道,不懂得寬容,就不懂得善待別人,也就不懂得愛護自己。
幾年後我成了家,妻子生性愛交際,耳聞過去追求者不在少數,婚後仍時有電話或書信甚至跑到家裏來。我雖說心裏不太是滋味,卻一直保持緘默。一日,妻麵露悅色又惴惴不安地對我說,現在外埠的舊日情人某君說許久沒見,想約妻子過去玩或前來本地探望。我聽了沉吟片刻,心裏酸酸的,卻笑著說,你去他來都沒有問題,誰都會有難忘的過去,但我相信我們的感情。妻子最終沒有動身,舊情人也始終沒有露麵,書信電話也少了許多。倒是妻子比往日更多了幾分體貼與溫柔。某夜,妻子含情脈脈地湊過來,把她的一篇日記拿給我看。書雲:“你的信任與寬容,分明是在告訴我,如何去儲存愛,而不是消費它。”我們倆四目相望,眼裏都有些濕,溫馨的感覺湧遍全身。
寬容也是一個人成熟的標誌,是一種“胸中天地寬,常有渡人船”的人生境界。這既需要來自上天的力量幫助,又要經過一番生活的磨煉。記住,有的時候,給別人一點空間,也就是給自己一片回旋的餘地。你給予別人的是理解與寬容,別人回報你的卻可能是百倍的溫情。
幸福其實很簡單
有這樣一對夫婦。
有一天,妻子對她的丈夫說她要離婚,她在外麵已經有了男朋友。丈夫不肯,經過妻子百般說服,丈夫才答應,但他要求見她的男朋友。妻子答應了,但心有疑慮:他們不會打起來吧?
見麵的日子到了,丈夫要求單獨和那個男人談。妻子不得已離開,心中異常地緊張。不久,兩個男人出來,丈夫離開,妻子馬上過去問她的男朋友:“他對你說了什麼?是不是說了我的很多壞話?”“你太不了解他了,他對我說你有心髒病,很容易激怒,叫我以後要常順著你的意。他還說你胃不好卻愛吃辣的,要我管著你。”最後她的男朋友說,“你還是回到他身邊吧!他是最了解你,也最寬容你的人。”說完他就走了。
妻子回到了丈夫的身邊,她以後再也不談離婚,因為她已經很知足了。
一位老媽媽在她五十周年金婚紀念日那天,向來賓道出了她保持婚姻幸福的秘訣。她說:“從我結婚那天起,我就準備列出丈夫的十條缺點,為了我們婚姻的幸福,我對自己承諾,他犯了這十條錯誤中的任何一條,我都願意原諒他。”有人問,那十條缺點到底是什麼呢?她回答說:“老實告訴你們吧,五十年來,我始終沒有把這十條缺點具體地列出來。每當我丈夫做錯了事,讓我氣得直跳腳的時候,我就提醒自己:算他運氣好吧,他犯的是我可以原諒的那十條錯誤當中的一個。”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麵對生活中的一些小矛盾,如果能像那位老媽媽一樣,學會寬容和忍讓,你就會發現,幸福其實就在你的身邊。互相寬容的朋友一定百年同舟;互相寬容的夫妻一定千年共枕;互相寬容的世界一定和平美麗。
讓我們重樹生命的信念
每天黃昏的時候,我都會帶著小提琴去尤莉金斯湖畔的公園散步,然後在夕陽中拉一曲《聖母頌》,或者在迷朦的暮靄裏奏響《麥綺斯冥想曲》。我喜歡在那悠揚婉轉的旋律中編織自己美麗的夢想。小提琴讓我忘掉世俗的煩惱,把我帶入一種田園詩般純淨恬淡的生活中去。
那天中午,我駕車回到離尤莉金斯湖不遠的花園別墅。剛剛進客廳門,我就聽見樓上的臥室裏有輕微的響聲。那種響聲我太熟悉了,是那把阿馬提小提琴發出的聲音。“有小偷!”我一個箭步衝上樓。果然不出我所料,一個大約十二歲的少年正在那裏撫摸我的小提琴。那個少年頭發蓬亂,臉龐瘦削,不合身的外套鼓鼓囊囊,裏麵好像塞了某些東西。我一眼瞥見自己放在床頭的一雙新皮鞋失蹤了,看來他是個小偷無疑。我用結實的身軀堵住了少年逃跑的路。這時,我看見他的眼裏充滿了惶恐和絕望。就在刹那間我突然想起了記憶中那塊青色的墓碑,我憤怒的表情頓時被微笑所代替。我問道:“你是拉姆斯敦先生的外甥魯本嗎?我是他的管家,前兩天我聽拉姆斯敦先生說他有一個住在鄉下的外甥要來,一定是你了,你和他長得真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