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鏖戰淞滬——戰(2 / 2)

濱,是江南一帶的說法。江南素稱水鄉,大的叫江,如黃浦江,小一點的叫河,再小一點,那就是涇、浜了。對中國人來說,最有名的浜,當然就是樣板戲裏的沙家浜了,很多人會以為沙家浜是個地名,其實那就是一個河道的名稱。

不過,說浜小,那可是見慣了大江大河的江南人說說的。在日本人嘴裏,這條蘊藻浜可是吳淞河,水麵你說寬嗎?當地人說不寬,一看,一百五十米。你就別指望能徒涉過去。這條蘊藻浜南麵就是張華浜鐵路碼頭,北麵是吳淞鎮。

此時,植鬆練磨的對手,正是閘北打響抗日第一槍的翁照垣156旅兩個團。吳淞鎮是個突出部,幾乎三麵環水,南麵就是這條蘊藻浜。翁照垣就把部隊圍著吳淞鎮擺開。駐紮在蘊藻浜北麵的,是第4團的第三營。而三營的8連配備兩挺機槍,在蘊藻浜南岸的鐵路車站占領前進陣地。

植鬆練磨是上午7點50分出發的,9點鍾他已經展開了這些水兵,依靠裝甲車掩護向8連發起進攻。陸上的戰鬥一打響,停泊在碼頭附近的日本軍艦紛紛開始向吳淞鎮156旅各個陣地射擊,掩護陸戰隊的行動。

不過,植鬆練磨的一百號水兵發起進攻,雖然有艦炮和裝甲車的掩護,如果要想單獨完成突破,依然非常困難。可就在這時,植鬆練磨的運氣來了。就在雙方僵持之際,一支船隊從吳淞口轉了進來,直接開始在張華浜鐵路碼頭靠岸,下來的,是一大群全副武裝的士兵。不過仔細一看,這些人卻並不是海軍朝思暮想的陸軍老大哥。

下船登陸的,是原來預定增援上海的勝野實少佐指揮的第7大隊。眼看這邊戰鬥激烈,第7大隊冒著槍彈,在鐵路碼頭這裏下船登陸。

不過,驅逐艦吃水深,不能直接進入碼頭。不過沒關係,日本人的兩艘500多噸的汽船早已恭候多時,這兩艘汽船一艘叫長陽丸,一艘叫宜陽丸,都屬於日資的日清輪船公司。尤其這艘宜陽丸,民國初年還是很上過一陣報紙的。這艘日本商船替北洋軍運輸軍火,結果讓人給劫了。敢在日本人頭上動土,當時轟動一時,劫船這個人也很有名,叫賀龍。

日清公司長年在中國內河航行,對這裏的水文熟悉的很。陸戰隊士兵們爬下驅逐艦,換乘這兩艘日清輪船公司的汽船,開向張華浜碼頭的貨運棧橋。日軍的登陸從下午1點開始,到下午2點,整個大隊近六百餘人已經完成上陸展開。整個過程中,隻有兩名士兵被流彈打傷。兩票陸戰隊會合在一起,繼續向前猛攻。

本來打的是一百名臨時陸戰隊員,現在一下子上來一整個大隊的正牌陸戰隊。8連擋不住了,被迫放棄陣地往後撤退。3營長也心痛部隊損失,電話報告翁照垣旅長,準備將8連接過蘊藻浜,退守北岸。

沒想到,槍炮轟鳴聲中,翁照垣聽錯了,以為第3營準備全線後退,大怒,喝令第8連必須反攻恢複陣地,否則軍法從事。被逼急了的8連長趙金聲也是急中生智,繞過戰線,突然從側翼,對準正朝蘊藻浜鐵橋撲去的日軍陸戰隊猛烈開火,瓦解了日軍的凶猛攻勢。

這次側翼襲擊,被上海報刊廣泛轉載,稱為以三四十人就打退兩千日軍。其實,這一次側擊,也僅僅一時之間緩解一下局勢。麵對日軍的強大攻勢,至下午4點,中國軍隊已經被壓縮到鐵橋端口,中國軍人依托這裏的火車停車場,死戰不退。

而在陸戰隊第7大隊登岸之後,海軍們翹首以盼的陸軍老大哥終於也出現了。在陸戰隊占領安全的登陸場後,混成第24旅團的輸送船隊也在下午1點55分,開始在張家浜鐵路碼頭靠岸,下載兵員。到傍晚6點左右,旅團官兵全部下船,並以一個大隊加入了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