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鏖戰淞滬——血戰(2 / 2)

一般的正經新式步槍,子彈都是一顆一顆的,而**卻是裝填槍砂,射程很近,裝填很麻煩,一打就是一片,槍砂動能分散,沒有多少穿透力。按說拿這種前清時期的東西對付現代化的裝甲車簡直就是個笑話。可讓人哭笑不得是,中國士兵居然真能把這種老掉牙的**當成了反裝甲武器。

原來,日本人的裝甲車雖然堅固,但是裝甲車的乘員觀察外麵情況,就必須在車上開一個觀察孔。如果是拿機槍步槍射擊,想準確把子彈打進裝甲車的觀察孔很困難。但是拿**射擊就不一樣了,因為這**一打就是一片槍砂,就想當於是散彈槍,運氣好的話,隻要有幾粒鐵砂打進裝甲車的觀察口就行了。

裝甲車乘員操縱機槍射擊時候,眼睛必須貼著觀察孔……..都說這眼睛揉不得一顆砂子,何況來的是有相當速度的鐵砂呢,更何況還有******的協助,所以……

結果,日軍激戰至下午2點40分,中央方麵好不容易奪取了商務印書館,右翼也推進到虹口小河方麵。但是緊接著,中央方麵進攻乏力,而右翼方麵受到河流限製,一時無法發展戰果。而中國軍隊的抵抗卻異常凶猛,往往是在房屋被日軍焚燒起來了,還死戰不退,甚至有的部隊抵抗過久,大火燒塌房子,不及退出而犧牲的。

在中國軍的頑強反擊下,日軍無法立足,隻能放棄所有奪取的陣地,退回到進攻陣地。

這一天的戰鬥,日軍死傷65人,其中戰死10名。

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但是這句話,對於日本陸戰隊指揮官鮫島具重完全不頂用。這個時候,連戰連敗的結果,讓他已經黔驢技窮了。

吃了一次苦頭的日軍,第二天,也就是2月5日繼續發起猛攻。而攻擊的部署卻和頭一天是一模一樣。依舊是分為三個方向,依舊是以裝甲車為先導,依然是以炮兵集中轟擊幾個小時,而後步兵跟進。

唯一不同的是,日軍沒有像頭一天那樣全線三個方向出擊,而是將進攻分拆開來進行。

淩晨1點左右日軍右翼首先開始炮擊,淩晨6點半,右翼的第5大隊發起進攻收取了戰果,7點15分首先奪占了四明公所據點。

而在中央和左翼方向,日軍於上午8點半,用三個小時轟擊商務印書館中國軍隊陣地。日軍這輪進攻非常凶猛,左翼日軍在虯江路方麵占據高樓俯射中國軍隊,而中國軍隊據守的樓房卻遭到很大破壞,在敵人火力壓製下,傷亡很大。而最危險的還是寶興路商務印書館方向,防守這個方麵的第4團第3營死傷慘重,日軍於11點30分再次攻占商務印書館,推進到了寶山路一線。然而和頭一天一樣,中國軍隊以預備隊投入了反擊,下午時分,日軍又被中國軍隊擊退回了進攻出發陣地。

這一天,日軍海軍陸戰隊共計傷亡187名,其中戰死118名。

加上2月3日的試探性進攻,三天激戰下來,日軍的進攻,最終隻能以失敗收場。至此,日軍陸戰隊在上海已經總計傷亡713名,而此時日軍陸戰隊在上海的總兵員也不過七千人。近一成多的戰損啊,這下誰都明白,海軍再也沒有能力單獨打垮中國軍隊。

現實擺在麵前,日本海軍隻得忍氣吞聲,同意不對陸軍的派兵規模作出限製。

海軍低頭服了軟,陸軍當然是得意地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