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人生的難題2(1 / 3)

消防站裏,一班副班長李家豪帶著新消防員開始基礎體能訓練,先幾組熱身,而後開始訓練水帶操等技能。

水帶連接是消防員最基礎的技能,練得就是新消防員在高速運動中迅速連接水帶的能力。按向陽的話說,水槍水帶就是消防員的武器,練習水帶連接,就像戰士練拆裝槍械一個道理,是熟悉武器,立足戰場的立身之本。

任何訓練都是枯燥的,其他幾個新消防員練習的很認真,唯獨馬冬冬很快沒了耐心,他望著遠處衝天而起的濃煙,很感興趣地問道,“李班長,那邊的火好像很大,我們為啥子不跟著過去看看也?”

“看啥看?就是因為火大才不讓你們去,現場車多人也多,你們幾個啥也不懂,過去除了添亂還能幹啥?”李家豪是個東北人,性格比向陽還急躁。

“我們可以過去現場感受感受氣氛嘛!”馬冬冬的眼神一直往遠處瞟。

“感受啥氣氛?你以為打火是看好戲嗎?”李家豪給了馬冬冬腦瓜子一下,“少嗶嗶,趕快練起來,一群人就屬你最笨,都練了一個多小時了,還整不好。你們是改製後下來的第一批新消防員,李站長和孟指導員都發話了,必須嚴格要求,這個動作練不好你今天就不要吃飯睡覺!聽明白了沒?”

“聽明白了!”一群新消防員高聲喊道。

“馬冬冬,你聽明白了沒?”李家豪特地又cue了一下馬冬冬。

“明白了。”馬冬冬說。

“明白了怎麼腦瓜子還往那邊瞅呢?眼珠子回不來了是吧?”李家豪說道,“你再不老實點訓練,看老子不收拾你!”

馬冬冬這才吐了吐舌頭,悻悻地扭過頭繼續開始訓練。

棉花街上,擠滿了圍觀的群眾,很多原本在洪崖洞閑逛的遊客也被衝天的濃煙吸引過來,隔著一條街都跑過來看熱鬧。

起火的地方是新一家小商品市場,通過簡單的火情偵察,李東初步判斷,火是從一樓市場最裏麵燃起來的。

隻是,整棟建築的內裏結構卻非常複雜。

一樓是市場,麵積大概在300平米左右;

二樓、三樓是倉庫,單層麵積也都超過了300平米,四樓以上到14樓是住戶。

這是典型的商住混用建築。

不過,還有個更大的問題,一樓的市場也是另一麵的十一樓……

換句話說這棟樓是沿著坡地修建的,有兩個出口,朝東的這一麵看起來隻有14樓,朝西的另一麵看起來卻是24樓,這邊的1樓換個麵就是對麵的14樓,這樣的魔幻建築也隻有重慶這樣的山城才有。

火是從東麵一樓的市場燃起來的,樓上還有一些來不及疏散下樓的老人孩子,一些工人還在拚命地往返二樓、三樓搬卸貨物,現場亂成一團。

有人員被困的情況,消防隊一向都是以救人為第一目標。

李東第一時間安排副站長溫濤、二班長汪林、副班長龔發成兵分兩路,帶隊開展人員疏散;自己帶著一班長向陽準備衝進火場開展火情偵察,並隨時準備內攻;三班長姚順帶隊鋪設好水帶,做好外圍進攻準備;四班長吳印帶隊做好供水,同時拉起了警戒線,盡量疏散不相幹人員,同時嚴禁工人再進入倉庫搬運貨物。

4台消防車、四個戰鬥班,20多名消防員,快速地分成了4個攻堅小組和1個供水小組。

2個攻堅組負責人員搜救,2個攻堅組負責內攻滅火和外圍火災控製,供水組負責從遠處供水,保證水源不間斷,還有十幾名民警和社區人員自發負責警戒工作,嚴禁無關人員入內。

一樓是市場,原本寬敞的格局被人用鐵絲網、卷簾門、木板等隔斷成一個個十多平米的小隔間,每一個隔間都是一家商戶,結構變得更加複雜了。

李東帶著向陽、劉新等人冒著滾滾濃煙探步而入,這市場裏充斥著黑煙,黢黑一片,什麼也看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