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哥說:“所以,晚上這一頓,其實是告別晚餐?”
曉雯默默地點了點頭。
強哥說:“我還以為自己魅力和人品暴漲呢。”
兩個人都笑了,繼而一陣沉默。
還是曉雯先打破了僵局,她從包裏摸出那個諾基亞,遞過來說:“這個手機,借我這麼久了,也該還你了。”
強哥不接,說:“你留下,當做臨別紀念吧。”
曉雯想了想說:“那好吧。等我發工資了,我把手機的錢給你哦。哈,地球這麼小,不要搞得生離死別一樣好不好,你可以給我發伊妹兒呀。”
“哦。”
“你是屬鵝的吧,怎麼隻會哦哦哦呢。”曉雯的心情很愉悅,說話也俏皮起來。
“哦。”離別在即,強哥的心裏五味雜陳,什麼滋味都有。
他是一個不太喜歡表露情感的人,其實心底也有一種去上海的衝動,若此時曉雯開了口,他會馬上應允。但曉雯和他之間顯然還沒有達到這種默契和親近的程度。
緣分的事,如果是你的,逃也逃不掉。如果不是你的,遲早要放手。
強哥覺得他和曉雯之間的緣分很難說得清,就算有,也是於人群中擦肩而過的那一種。
買單的時候,強哥堅持付了錢,說:“你以後要做上海人了,等我哪天去上海時,你再盡地主之誼吧。”
曉雯去了上海。
強哥每天照常上課,和李小白等人打屁嘮嗑。
強哥沒有主動聯絡曉雯,直到有一天忽然接到曉雯的短信,問他怎麼都不回她的郵件。
強哥是個散漫的人,很少收發郵件。信息時代,許多人擁有一大堆郵箱,他卻隻有一個,還是以前杜盈盈給他注冊了硬塞給他的。
收郵件,強哥收了很久。
郵箱很久不打理,居然攢了幾百封郵件。
有一半是垃圾郵件,代開發票、代辦信用卡、代購某某,還有某某功等。
有三封是曉雯發給她的郵件。
餘下的全是杜盈盈給他寫的信。盈盈的信裏有一半是罵他的,還有一半是想他的。這些信交錯地發來,代表了盈盈對他情感的執著。想他,便要罵他,罵他,便是想他。循環不止。
強哥把曉雯的三封郵件挑了出來。
曉雯說,到了上海,才知道上海有多大。她說的“大”的意思是,上海除了印象中的繁華街市以外,還有郊區。曉雯實習的醫院就是在上海郊區。
“雖然比我想象中的要偏,可是醫院很大很氣派,上海的行政級別要比別的省份高一級,你知道的對吧,這裏哪怕一個鄉鎮也可以和別的縣級市相提並論的。當然,生活成本也比我們以前高得多了。”曉雯這樣的解釋似乎在說服她自己,不要後悔她的選擇,也是想告訴強哥,上海雖然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樣,但仍然是上海,是直轄市,是國內首屈一指的大都市。
曉雯很喜歡在郵件中向強哥傾訴,會不時地請強哥幫她參謀一些小事的意見。強哥明白,曉雯是個很有主見的女孩,何況像到上海工作這樣的大事也不需要他的意見,更別提生活中芝麻綠豆的小事了。曉雯需要的不是一個替她拿主意的人,她隻是需要一個朋友,需要一個傾聽者。目前,她在異地也許沒什麼朋友,也許非常寂寞,她更需要在心理上有一個支撐。像曉雯這樣一個看起來無比柔弱的女子,其實內心十分強大。
在上海那樣的土壤裏,肯定會有無數個曉雯,像落在石縫中的種子那樣頑強,會克服意想不到的困難,生根、發芽。
曉雯有時會在郵件裏說,距離產生美,這句話一點也不錯,隔著這麼遠的距離,覺得強哥這人還不錯吧。
強哥回信說,距離產生的美都是海市蜃樓,可望而不可即的景。久了,也就消散了。眼前的景,尚且看不過來,哪有遠方的餘地。
果然,一個月後,曉雯的郵件和短信日漸稀少,再後來,已經杳無音訊。
手機打過去,提示機主已停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