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雲微笑道:“林姐姐,我經曆了這麼多的事,活了下來。我會珍惜生命,好好活著的。”她停了一會又說道:“林姐姐,我很想去看看若蘭。”
王嬤嬤與鴛鴦給她準備好去墓地的東西,派了幾個婆子要護送湘雲帶著翠縷坐車去衛家墓地。臨走前,我看湘雲麵色蒼白,身子老是顫動。以為她是因為想念衛若蘭心情激動所致,安慰她道:“雲妹妹,逝者長已矣,生者如斯夫。節哀順便,想開些,別太傷心了。”她抓住我的手道:“林姐姐,我很害怕,我擔心害怕在那裏碰上衛家的人。”
我這個人處事雖說還算冷靜,骨子裏卻挺講哥們義氣,有時還挺衝動的。看湘雲可憐兮兮的樣子,就自告奮勇道:“不怕,我陪你去。”王嬤嬤勸我道:“你去不太合適,要不,我就再派兩個人陪著雲姑娘去。”我不知道那來的氣,對王嬤嬤說道:“嬤嬤,沒事的。若是衛家不準雲妹妹去上墳,我倒要好好見識見識。”
那天還算順利,並沒有遇到衛家的人。湘雲給衛若蘭敬了香,燒了紙。就扶著墓碑哀哀地哭泣著,我站在一旁默默地看著她哭,沒有上前勸她,心想:哭吧,哭吧,把心裏的苦都哭出來,會好受一些。
一陣男人的靴子聲從我身後傳來,我正在思索是否要把湘雲拉走的時候,有兩個二十歲左右的男人從我身後走了過來。他們走到湘雲身邊站住,目視湘雲一會,對她行禮道:“雲姑娘,請節哀,人死不能複生,你這麼傷心,若蘭地下有知,也會難過的.請你也要多保重。”
湘雲直起身子,透過淚眼看清來人,也對他們行了禮。湘雲與他們站在衛若蘭墓前說了幾句話。就過來拉著我走出了墓地。
路上,湘雲告訴我那兩個漂亮的年輕人,穿藍衫的名叫敦誠,他的詩詞在皇家宗室裏有很高地位。穿灰衫的是敦敏,是皇家宗學的總管,文學水平也很高。他們都是衛若蘭生前的最知心的好友。衛若蘭活著時,他們與湘雲也是常常見麵,時常聚在一起高談闊論。
回到西山莊園,遠遠就看見莊園大門口張燈結彩,喜氣洋洋。車好沒停穩,王嬤嬤就笑嘻嘻地上前扶我下車道:“姑娘,大喜,天大的喜事。”我疑惑地看著她問:“喜從何來?王嬤嬤白白的胖臉笑得象朵波斯菊,她快活地說道:“我們大爺中了,中了第二名,比老爺還高了一頭呢。”
我聽了心裏也樂開了花,這林良玉真了不起。從小到大,從來沒有進過正規學堂。竟在本省高考中,考了個省狀元,在全國高考中又奪了個頭名會元,皇帝老子麵試又得了個第二名,爭了個榜元。看樣子這學問不是非得在學校裏學不可,隻要自己想學就成。試問:教書的人,又有幾人能考得這樣好的成績?嘿嘿,能考這樣好的成績,也不會去當孩子王的。
林良玉殿試結束,完成一切儀式,向皇帝遞了個呈折,細訴了自家身世,請皇上恩準他認祖歸宗,回家掃墓。皇上看他一表人才,聯想到玉樹臨風的探花郎林如海,更兼太子弘的事先備訴,龍顏大悅,一揮手:“恩準林良玉認祖歸宗,衣錦返鄉,為先人掃墓,以表孝心。”皇帝向來做事,都是恩威並用。給了林良玉恩賜,又要林良玉速去速回。事後很久,我才知道:原來是老皇帝愛子心切,明白自己病體沉屙,朝不保夕,太子年青,急需林良玉這樣的輕年才俊在身邊。
林良玉回到西山莊與我商量回姑蘇事宜,我問道:“哥哥,皇上要你速去速回,太子弘又苦苦留你,你如何打算?”林良玉沉思道:“這次回去認祖歸宗後,我想再給皇上遞個呈折,就說身染疾病,想留在姑蘇治病。妹妹,我長這麼大,與父親真正相處還不到一年。父親去世後,我留在姑蘇守墓期間,看了父親遺下的書稿,非常感動。還有我這個人正如你說的那樣,的確不適合做官。我想再為父母再守墓三年,把父親留下的書稿整理成冊,編印出來。另外,我這幾年對武功又有所領悟,需要修練才能精進。你看如何?”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