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世蘭和年羹堯被當初極愛看甄嬛傳的父母直接取了這麼一個名字,然而誰也沒想到他們兩個居然真的會成為曆史上的年世蘭和年羹堯。
是的,這隻是他們以為。
年世蘭在聽到自己的哥哥叫年羹堯,父親叫年遐齡的時候還以為自己是曆史上的敦肅皇貴妃年氏,然而她怎麼也沒想到,在她五歲的時候聽到自己的名字叫年世蘭的時候,她整個人都不好了。
年世蘭小小的身子拉著已經十八的哥哥年羹堯進了自己的院子裏麵,一到院子裏麵就爬到外麵的石頭凳子上,一隻手掐著年羹堯到脖子,猙獰著可愛的肥嘟嘟的小臉惡狠狠說道,“啊啊啊!你怎麼不早說這是甄嬛傳啊!你知不知道咱們最後落得什麼樣的下場啊!!!”
年羹堯又要護著年世蘭到小身子又要蹲下身子,整個人姿勢別扭極了。聽了她的這個話整個人都不好了,“什麼?!這不是曆史嗎?我也沒看過甄嬛傳啊!”
現在的四四還不是雍親王,還隻是一個貝勒,等到四十八年才會冊封和碩雍親王。
這邊兄妹兩個坐在院子裏麵,一個比一個愁眉苦臉,年世蘭被他哥抱在懷裏,揉了揉她的小胖臉,年羹堯朗聲說道,“妹子,你放心,哥哥我一定不會讓咱們落成那樣的下場!”
年世蘭眨巴一下眼睛,扭過身子看著年羹堯,白裏透紅的小臉上滿是不符合這個年紀的狐疑,“你行嗎?”
一想到自己這個哥哥的腦子,她閉了閉眼睛,似乎想到了年家日後的下場,年羹堯嘖了一聲,把她抱著舉在空中,看著雙下巴都被擠出來的妹妹,年羹堯笑眯了眼睛,“妹子你放心!你哥我雖然笨了點,但是也不是一無是處!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咱們總有機會的。”
現在都知道了大概走向了,大不了到了後期憋屈一點嘛。聽說四爺可是一個記仇的,隻是現在說這些事情也未免有些太早了,所以現在年羹堯完全不擔心,起碼現在太子都沒有被廢,還在和大阿哥鬥的火熱呢。
如今年家嫡夫人於三年前去世,年羹堯本不是正室所生,繼夫人對兩兄弟一視同仁,卻對古靈精怪的年世蘭疼寵非常。
年羹堯有個哥哥年希堯在康熙時從筆帖式累至安徽布政使,如今到底怎麼樣了年羹堯也不知道,隻知道如今已經開始入朝了。他為人寬和,對年羹堯這個弟弟不忌憚也不關心,倒是更關心年世蘭這個妹妹了。
所以年世蘭可以說是集年家寵愛於一身,事事都是以她為先,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
年遐齡不想再有繼子,所以繼夫人對兩個人還算不錯,對年世蘭卻是真的寵愛了。
兩個人嘀嘀咕咕了一下午,年遐齡過來了才被他抱著去正廳吃晚飯。漢人男女不同席,年世蘭全賴年遐齡的喜歡加之年紀還小,所以現在被三個男人照顧著吃完了飯,年世蘭不打擾他們談話,和三人告別之後直接跑出去了。
年遐齡想著,“世蘭也五歲了,也該找人教導禮儀了。”
年希堯看了年羹堯一眼,又對年遐齡說道,“父親,世蘭還小,身子也不算好,這些事情倒也不著急,不如先讓她認認字吧。讀書明智,也讓世蘭多學一些。”
年羹堯也讚同的點頭,他妹那個性子,讓她讀《女則》《女訓》豈不是要她命?相較之下,《論語》反倒讓她喜歡。
在這個啥啥沒有的年代,本來就悶的年世蘭要是再學那些東西,隻怕人都要傻了。再說,兩個人接受了現代的思想教育,在這裏為了保住腦袋跪父母及有權有勢的人已經是最低底線了,如果可以,他們希望自己的人格能夠有一絲保存。
年世蘭完全不知道自己差點要被教導禮儀,此刻她正被繼夫人牽著在後院散步呢。
繼夫人出身李氏,也是漢人,不過之前太皇太後喻令,所以有點權勢到人家都是廢除了裹腳的習俗,隻是許多大臣還是會納小腳侍妾通房,這些上麵的人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
李氏不算小門小戶也不是大家族,隻是年遐齡的主意,本意是為了保全年希堯和年羹堯的地位,也不怕繼母苛待。
轉眼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年羹堯中了進士,任翰林院檢討,年世蘭也八歲了,現在天天被困在府裏學習禮儀體態,她不喜歡女紅,倒是喜歡騎馬射箭,身體也在一天天鍛煉裏慢慢好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