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呱呱落地,是喜,亦是悲。(1 / 2)

這是一個普通人的故事,零零散散。

他躺在床上,耳邊是微風的沙沙聲,空氣夾雜著一股淡淡的水汽味道,老鍾的指針滴答滴答的向前走動,他此刻感到無比的放鬆,沉沉入睡。

這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村子,東西橫跨不過一公裏,它叫坪崗村。

跟幾乎所有南方大多數的村子一樣,坪崗村的家家戶戶都住在用瓦片黃泥蓋成的房子裏,而這種房子通常居住著某對親兄弟,一家住一半,房子前邊有一個天井,以及一口水井,水井上有一個人力水龍頭。

而本書的主角,桂生,就住在這樣的家裏,至少,在他的雙親去世以前,這樣的小房子是一個讓人心安的家,雖然簡陋,但勝在人齊。

桂生顯然是個男孩子,他出生於九八年春四月,至於為什麼不提哪一月哪一天,他認為這個日子說起來不吉利,大家都知道的,封建迷信的傳統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在農村地區盛行。

好吧,那就說說吧,既然大家想知道,大概?他出生於九八年春,四月二十四日,怎麼樣?是不是不吉利,在粵語裏,四與死的音相近,而二十四中的二的粵語發音是“易”,容易的易,而十四更加不吉利了,十四與十死發音相近,至少在桂生看來是如此。

說完出生日期,哦,對了,關於名字,他想,他的父母可能想要寄予一個美好的祝願吧。桂生,桂生,桂花之生,多好的名字呀,你覺得呢?

那麼故事開始吧。先簡單介紹一下吧,桂生和父母住在房子的東邊,父親名叫為汝,母親名叫張風,兩人是老來得子,五十歲左右。

房子的另一邊住著父親的親弟弟的一家,也就是桂生的堂叔,是很親的親人。

堂叔的一家有五口人,大兒子、二女兒、三兒子,一家人就擠在大概三十多平的一半房子裏,一共有兩個房子,一個有閣樓,一個沒有。

九八年那會,農村地區的人們普遍沒什麼學識文化,村裏的人基本上都在離家幾公裏遠的窯廠陶瓷廠打工,而桂生的父親就在窯廠打工,每天掄起錘子鑿泥巴是他的主要工作,至於母親,沒有工作。堂叔和堂嬸在陶瓷廠打工,工資很低,拉扯著三個孩子的他們,日子過得非常不容易,就連孩子的讀書也沒讀得過初中,隻有大兒子比較爭氣上了個中專。原因無他,因為一個字;窮。

也是窮這個字,擊碎了桂生的一生。

桂生今年六歲,在離家十公裏路程的希望小學讀學前班,他是個樂觀開朗活潑的孩子,學習也很認真,每天放了學回家吃過晚飯就會拿出小板凳寫作業,因此他的衣櫃表麵貼滿了獎狀。

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貓,有自家養的,有外邊來的,貓是一種可愛的生物,但有時也是一種致命的生物。

桂生的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始於六歲,六歲之前的記憶非常模糊,隻能夠通過旁人的隻言片語來知曉,不怕你笑,曾聽說,桂生小時候調皮,竟想要在炒菜用的鍋上大便,當然,這事被及時製止了,不過,這麼滲人的事也可以拿出來說的嗎?原因無他,這是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光榮事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