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洛家那孩子命太硬了,一般人都不敢往前湊合。我爹也不敢帶著他們上山,就想出了給他們地圖這一招。”
劉岩說到這裏趕緊解釋道:“這些事兒都是我爹,我爺他們幹的,跟我沒關係啊!”
我沉著臉道:“我沒問你跟誰有關係,我是說,洛家二老究竟是在什麼地方?”
劉岩道:“我沒撒謊啊!當時真有人看見洛兄弟從山上下來了。就是不知道他去哪兒了?”
“是麼?”我笑嗬嗬的道:“你連他們去哪兒了都不知道,就想過來賺錢啊?你是不是覺得,錢,這玩意太好賺了?”
“不是不是……”劉岩道:“你們不是說,提供了線索也有五十萬嗎?我這兒有線索啊!”
“別人不知道洛兄弟去哪兒了?王仙姑肯定是知道。”
劉岩不等我再問就說道:“洛兄弟上山之後,王仙姑就挨家挨戶的找人,告訴我們得重新修廟,把那些大仙都找回來。”
“她說,洛家那個孩子肯定是被擱在山上了,那孩子不下來,廟村什麼事兒都沒有。要是她下來了,把整個村拿去擋山都不夠。”
“村裏人都聽了她的話,在半山腰的地方修了十七座廟把山給攔住了。”
劉岩道:“王仙姑還說,將來肯定有人來打聽那個孩子和建廟的事情。不管誰問,都不能說。這事兒,說出去全村都得跟著遭殃。最先死的,就是建廟的人。”
我不由得把眼睛給眯了起來。
按照,東北這邊的說法,誰建起來的廟,誰就得管。廟壞了,得修。平時得打掃,逢年過節得上香。這個管廟的人,嚴格的意義上不算是廟祝。因為,他隻管廟不管香火。但是,他最少也得管上十年。因為,這邊有個說法:人守廟十年,廟守人一世。從他建廟那天開始,他的氣運也就跟廟連在一起了。
我沉聲問道:“這麼說的話,廟村至少也有十七個守廟人?那個王仙姑也是守廟人?”
劉岩點頭道:“是這麼回事兒。當時修廟那十七家,大部分是村裏生活不錯的人家,能拿出這個錢來。還有一些,是本家拿了大頭,又找親戚借了錢。這麼算的話,半個廟村都跟廟有關係。”
“那個王仙姑,是個頂香帶神兒的大仙。她自己沒建廟。”
我不由得又是一皺眉頭:按照常理,出馬弟子是在家裏開堂口,確實不建廟。但是,廟村裏能建這麼多廟,說明這裏還有鬼神的存在。王仙姑在這個地方出馬,跟十八廟不起衝突麼?
我思忖了片刻說道:“這樣,你把那十七個守廟人的名字,給我寫下來。再給我指一下怎麼去找王仙姑。”
“行!”劉岩接過紙筆,就趴在茶幾上寫起了名字。
沒過一會兒,我就覺得劉岩寫字的動作不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