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太姥山下再續師生情緣(1 / 2)

畫家朱海男在一個豔陽高照的日子裏隻身回到了已闊別多年的家鄉,在烈日的光照下,籠罩於他頭上的那頂“中國當代著名青年畫家”的光環亦顯得光芒四射。為了圓那美麗的藝術之夢而在外漂泊多年的他如今再度踏上了久違了的家鄉的故土,呈現在眼前的一切對他來說是既熟悉又有些陌生……。還記得當年自己離開家鄉時幾乎是被作為一個“不受歡迎的人”給“驅逐出境”的,那是一場又一場陰差陽錯的誤會惹的禍……。如今他又回來了,仍是為了圓那個已殘碎多年的夢——尋找兩個十多年前在芙興七級大地震中失散的妹妹……

回到芙興市的當天,朱海男便拿著調令,匆匆忙忙地趕到市文化館報到,參加工作。數年後的某個和他歸鄉那天一樣豔陽高照的日子,朱海男被正式任命為市文化館館長——接了退休老館長的班。市長親自打電話向他這個剛走馬上任的館長表示祝賀,接了電話的朱海男卻抓緊這個時機向他連聲訴苦:“徐市長啊,你得給我作個主,文化局的領導是硬趕我這隻鴨子上架,我哪是當官的料啊,再說——文化館的這個家也不是好當的……。幹脆,我還回學校幹自己的老本行,教書得了……”

電話的另一端先是傳來了兩聲“嗬嗬……”的笑聲,而後是徐市長的一番語重心長的話語:“這文化館館長算啥官呀?!你隻要呆在裏頭搞搞創作,教教培訓班,去教委給書畫賽當當評委,每年組織幾批優秀作品上送參展參賽並爭取獲獎,還有,管理一下館內事務……。就這麼點事,又沒讓你去抓計劃生育,搞廉政……。我說朱海男,你還是努力工作,好好幹吧,腳踏實地地做出一番成就來……也不辜負你師父前些年對你的苦心栽培。前次我到京城開會,他還跟我聊起你來,說你別的官幹不了,就這個位置,坐了沒人拍你馬屁,可以安心地去搞創作……至於教書嘛,我看你是不太合適,因為在你身上所具有的——幾乎全是藝術家的氣質……”

朱海男聽完他後麵的那句話,便不再吭聲了……。市長臨掛電話之前最後講了句:“好好幹吧,在這位上任職對你的藝術事業是沒有什麼影響的,相反,可能還大有幫助啊……”。朱海男心想,也是——起碼可以名正言順,不用求爺爺告奶奶就能辦自己的個人畫展了。文化館隔三岔五地展出館長的大作,這已成慣例。再說,自己真的是教不了書了,一是搞創作要擠出大量的時間,二是學校是一個有圍牆的“圍城”,進去的大多想早點跑出來,學生如此,教師也是如此……。已經跑出來的,一般是不願再進去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朱海男在這一年的春節裏著實讓市民們的假期文化生活變得異常地豐富、精彩了起來,春節期間文化館舉辦的活動可謂是五花八門……。其中最有新意和影響的是“迎春教師書畫展”,在這之前芙興市從未專門展出過中小學教師的書畫作品。這次畫展展出的全都是市中小學教師的作品,來看畫展的市民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七這段展期內日日絡繹不絕。朱海男的這一把“火”著實令他以前的同行們感覺暖了一回心窩,宣傳部領導也在某次工作會議上給予了市文化館高度的評價。朱海男在春的節日裏果然是“春風得意”……

朱海男在春節後組織召開的第一次會議是“探討‘金錢與藝術的關係’研討會”,與會者皆為市裏有名望的書畫家。這可是破天荒地第一次將金錢與藝術掛上鉤讓這些文人墨客們針鋒相對地以正反兩方對壘進行一場異常激烈的大辯論。唇槍舌劍一番論戰的結果有些令人出乎意料,居然是“藝術家應該擁有相對充裕的物質基礎作保障,以更好地投入創作。”這個“反方觀點”明顯占了上風。這次會議的結果是一致通過了一個決議:文化館將用一間暫未出租的店麵創辦一間具有專業水準的書畫社,向市民出售本市書畫家創作的優秀作品及專業用書畫工具、材料。這一舉措致使芙興這個旅遊城市在短期內掀起了收藏書畫家書畫作品的熱潮。而芙興的書畫家們從中獲益匪淺,他們有了更多的經濟來源和更好的物質條件作保障去從事藝術創作活動。就連省外的一些知名書畫家也聞訊前來寄售自己的作品。

朱海男畫的山水畫《太姥山寫生》係列作品,書畫社每周都要售出數十幅,市民們愛買他這個年輕館長的帳,自然更激勵了朱海男藝術創作的熱情……。畫雖有市場,但他還是交代書畫社要“限量”並嚴格按定價出售自己的作品。一個周末,朱海男在辦公室裏接到樓下書畫社值班員工打來的電話,說有一位小姐非要現在買一幅他的畫,但原來限定的每周供應的數額已滿,所以他不敢擅自作主追加售出份額,便向她作出暫不出售的解釋,可這位小姐並不理會,還口口聲聲說自己和館長相識……。朱海男便下樓到書畫社去想看個究竟——到底是誰對自己和自己的畫這麼感興趣?見到了這位打扮入時的女士,在驚訝的同時海男一眼便認了出來,這不是我以前的學生——夏雨嗎?正想喚她的名字,夏雨卻瞥見了他,馬上用手指著自己,歡聲叫道:老師,你不認得我了嗎?海男趕緊說:我正要叫你的名字呢!夏雨,對吧?你還怕你給老師留下的印象不夠深刻啊?哈……都長成這麼一個大姑娘了,怎麼,是你纏著人家要老師的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