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第三次戰役(1 / 2)

要說中國這樣的大陸國家和日本這樣的海島國家作戰,除了使用毀滅性遠程武器之外,能決定最終勝負的就是海軍力量了。

尤其是在這個時候,沒有強大的海軍,是不可能完全打敗日本的。日本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因此從一開始就最注重海軍力量的發展,自從甲午海戰打敗中國之後,它就再也沒有顧忌,瘋狂的在大陸上掠奪。反正他們清楚,我能派兵登陸打你,你卻打不著我,就算是我們在大陸上的作戰失敗了,也可以恢複元氣再接再厲。

所以說,楊威秘密囑咐劉冠雄一定要集中精力把海軍搞起來,突破口就是潛艇。

上次到德國訪問,楊威主要目的就是獲取世界最先進的武器,德國U型潛艇就是重要的目標之一,雖說德國潛艇並不能稱霸世界,但那是對於世界海上霸主英國來說的,如果中國大量裝備了德國的武器,打敗日本根本沒有問題。

因此根據簽署的協議,一批批的德國科學家、工程師來到中國,U型潛艇的重要部件更是一船一船的裝運到福建,其他不重要的零件就交由中國本地企業來生產。

說起來這當時的潛艇遠不如後世的複雜,比當時的主力無畏級戰艦要簡單許多,所以中國這種剛剛發展的工業水準,組裝潛艇還是湊合的,要換成水麵大型戰艦可就遠遠不夠了。

楊威不僅命令福建船廠加大馬力生產,而且命令劉冠雄在上海新建一所新的造船廠,技術薄弱沒有關係,高薪聘請外國專家;沒有先進的型號沒有關係,先生產落後的船隻,造個炮艇、魚雷艇總可以吧?這玩意兒多了也能咬死大家夥,近海作戰威力可不小。

楊威率軍隊在朝鮮打得熱火朝天,段祺瑞在山東也打得熱火朝天。日本人本來花費了數周的時間控製了青島的大部分區域,但是由於朝鮮的突然開戰並慘敗,他們不得不將主力抽調到朝鮮去。

要知道朝鮮可是一個龐大的永久基地,以此為跳板,哪怕耗掉幾十年都還可以向大陸進攻。

可山東半島就不一樣了,位於中國最重要的地方,又有大量的人口,駐紮大量的軍隊,日本人想在這裏建立一個朝鮮那樣的穩固基地非常困難,因此他們是不會為了青島而放棄朝鮮的。

所以段祺瑞和日本人打了個平手,互有勝負,段祺瑞強在陸上作戰沒有後顧之憂,日本人抽調主力之後他馬上就收複了青島;而日本人強在海軍無敵,能夠牢牢控製一塊灘頭陣地,因此戰鬥打得異常艱苦激烈,雙方都付出了兩三萬人的代價。

楊威在朝鮮兩次戰役打得都非常精彩,累計消滅日軍三萬餘人,朝鮮偽軍五萬餘人,而且最為重要的是已經把戰爭主動權牢牢地抓在了手裏,敵人十萬大軍被切斷了後路,隻要段芝貴能夠擋住他們的反撲,這朝鮮是絕對沒有問題了。

此刻的楊威正在指揮部裏來回的轉,前方不斷傳來情報,可以說是瞬息萬變,對於宋小濂部、段芝貴部、同鐵民部的進展情況他自然非常清楚,並且對日軍的情況他也十分清楚,這還得歸功於偵察部隊和遠程無線電,否則就跟日本人一樣成了半瞎,都被敵人斷了後路還懵懂不清呢。

楊威右手食指和中指間夾著一根煙卷,都燃到手指頭上了他還沒有感覺到,身後的二夫人秦椒紅一手端茶杯一手拿文件夾,也跟在屁股後邊轉來轉去。

“同鐵民到了哪裏?”

“報告長官,同鐵民距離遠山港還有一百五十公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