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禮物
因為今年出版了兩本關於兒童家庭教育的圖書,朋友們見麵總會調侃幾句,強行給我冠上一個“作家”的頭銜。這樣的事情讓我很無奈,也感到有些惶恐,趁著新作即將脫稿之際,我想再重申一下我寫書的初衷,那就是為了把自己職業生涯中的一些感悟和經驗奉送給廣大的讀者及家長朋友們,如果我的這點淺薄見識能幫你們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彎路,那就是我最大的榮幸。
在我多年的心理谘詢工作中,接觸了無數個“問題兒童”和“問題家庭”,有一種現象讓我感到很困惑。比如:一個家長把孩子送到我的辦公室,告訴我,他的孩子有多動症,自控力太弱,管不住自己。但接下來沒有幾分鍾,這位說起孩子時痛心疾首的父親堂而皇之地對著牆上“禁止吸煙”的字樣開始吞雲吐霧,對他人的勸誡置若罔聞。而心理測試結果卻表明,他的小孩各方麵都很正常,是個健康活潑的好孩子,根本不需要進行任何的心理矯正。
這樣的例子一多,我逐漸找到了其中的規律。實際上問題也很簡單,這些家長眼裏隻看到自己孩子性格上的缺陷和行為上的不足,卻從來沒有想過,它們的源頭在哪裏。歸納起來,這些行為和現象統統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習慣!
現代心理學和教育學的發展,早已經證明習慣是影響孩子成長的最重要因素。可以說,一個從小就具有良好生活和學習習慣的孩子在成人後更容易獲得人生的成功與快樂;而壞習慣則可能使孩子的一切努力變成徒勞,甚至毀掉他們的一生。但讓人惋惜的是,很多父母明明知道這一點,卻不明白怎樣正確、有效地培養孩子在各方麵的好習慣。
日本教育家福澤諭吉說過:“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事實也確實如此,孩子習慣的養成主要靠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習慣有80%是通過父母而來的,父母的好習慣會影響孩子的一生,而孩子的好習慣則決定他的命運。
我們每個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能有出息,能出人頭地,這很好。不過,我們也不能總把期望的目光過於盯在孩子身上,而忘了看一看自己。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深深地影響孩子的成長。因為每個孩子的心靈都是一塊純淨的土地,我們為孩子播種一種思想,就會收獲一種行為;播種一種行為,就會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就會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就會收獲一種命運。
多年的兒童心理谘詢經驗告訴我——問題孩子一定來自於問題家庭,問題家庭一定來自於問題父母。所以,在這裏我告訴天下所有的爸爸媽媽們一個道理——作為父母,能給予孩子的最好禮物不是鈔票、不是豪宅、不是名牌、不是溺愛,而是讓他們一生受用無窮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