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楊樹的庇護(1 / 2)

我住在一個五線小城的偏遠農村,村子四麵都是山,隻有一條崎嶇的小路進出這個世外桃源一樣的村子。我們村總共有三四百多戶,村裏有幾個大姓,王,張,範,劉,孟,雖然不是同一個姓氏,但大家都很團結。忘了說了,我們叫黑蛋村。

農村都有一個閑話中心,我們村的閑話中心在一棵很老很老的楊樹下。大家吃完飯搖著蒲扇,坐在樹下乘涼,我小時候最喜歡過夏天了,每天晚上都會早早的吃完飯,拉著爹娘來大楊樹下聽大人們講那些神神叨叨,鬼鬼怪怪的故事了。

在這一群人中,我大爺是個故事精,他早年是個軍醫駐紮在新疆多年,後因腿傷複員。成了我們村唯一的醫生,他醫術很精湛,尤其使得一手好針灸,很多外地人都來找他紮針。他見得多了,就成了我們的故事機了。

我聽來的第一個故事就是這棵大樹了,這棵大楊樹可謂年代久遠,聽村裏最老的爺爺說,他爺爺的爺爺小時候就圍著這樹玩耍,有人說這樹清朝就在了。

民間有四大鬼樹:桑樹、柳樹、槐樹和楊樹。有一首“宅忌”的民謠更是流傳甚廣:“前不栽桑,後不栽柳,門前不栽鬼拍手。”“鬼拍手”,指的就是楊樹,因為楊樹遇風葉子會嘩啦啦地響,象是“鬼”在拍手。

居家院落,是不能栽種這些不吉利的樹的,桑與喪字諧音;“柳”指父母死後,送殯多用柳枝作“哀杖”、“招魂幡”;“鬼拍手”是指楊樹,多植於基地,其葉迎風作響,似人拍手。民間還有“屋後不栽槐”的說法。

清朝時期,政府為了強製推行“剃頭令”,高喊“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的鐵腕政策。有很多認為人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大部分人都不讚同這個規定,甚至爆發了保護頭發的起義。

起義軍失敗後,受到砍頭的懲罰。就在這棵大楊樹下,砍死了好多不聽話的民眾,一時間血流成河,血水順著樹根淌到了地下。清兵把人頭掛在樹枝上,風一刮嘩嘩作響,人頭隨風飄蕩。猶如人間地獄…

大爺說到這裏,大夥下意識咽了咽口水,惡心,真惡心,大家下意識的望著老楊樹,老楊樹像一位曆經滄桑的老人。這棵老楊樹我和四個小夥伴手拉手,才能攏過來。

老媽告訴我們,在大楊樹麵前不要亂說話,它啥都聽的見。小孩子哪個聽話呀,答應一聲嘻嘻哈哈的跑開了。我心裏想一棵大木頭樹,還能聽懂人說話,老媽別鬧了。

那年暑假,我們都喜歡帶著涼席在街上睡覺,又涼快又有故事聽。我睡覺喜歡挨著我大娘,然後是我最要好的夥伴燕子和飛揚。我們圍在大楊樹周邊,晚上風一刮楊樹葉子啪啪作響,倒也沒蚊子。

我大娘也是個傳奇人物,大娘不識字也不是個美女,她硬是把大爺從軍醫變成了赤腳醫生。大娘說話不急不躁,說出的每一句都很有道理。我挺喜歡跟在大娘身後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