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出生了(1 / 1)

1998年的一個淩縣的小村莊裏麵,正值步入夏季,很普通的一天,普通的白天,我出生了,我的出生對於家裏麵有一半是歡喜,有一半是憂慮。很多人可能不會理解父母的這種心情,孩子出生不應該是大多數家庭的舉家慶祝,因為上麵我還有個姐姐,這對當時我家裏麵的情況又多了一份負擔。但是當時的我是無法理解的。

98年對於國家來說是個極其不平凡的一年,而對我來說我印象中是經曆了特大洪水,計劃生育極為嚴格的一年。當年人口急劇增長,人口擴張,國家的計劃生育政策收緊。長大聽老一輩人說,當年人心惶惶,舉報懸賞,抓到就會采取一些強製措施。而且還會有巨額的罰款。現在回想起來還是很後怕的。對於我的出生家裏麵的日子也會變的拮據起來。因為對我的投入會偏向很多。

當時候的農村還是很落後的,生活水平還是肉眼可見的差,父親為了賺更多的錢去大城市打工。所以兒時的我見父親的麵是很少的。所以對於我來說。母親就是我全部的依靠。母親叫張霞,地地道道得農村人,跟父親相識也是通過別人介紹認識的,介紹在一起沒一段時間就相愛結婚了。以前人的戀愛好像都是別人介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親也是隔壁村莊的人,也是農村的。父親對我的印象就是我出生後一直在為這個家忙碌忙碌。父親年輕的時候還是很帥的(長大後看到父親年輕時候的照片)。母親一家胞兄妹五個人(大舅,大姨,二姨,我媽,小舅)。我媽在姊妹中排行老三。因為老一輩生活是比較貧窮的,一般隻能供一到兩個人讀書,剩下的人一般就留在家裏麵忙農活。我聽我媽說當時候家裏麵窮所以她沒有機會上學比較遺憾,後續也是對她的生活有了很大的影響。父親胞兄弟也是五個(大爺,我爸,三爺,大姑,二姑),當時候我爸當時候也是隻上了幾年學就出去打工了。過去上學對於很多家庭的人來說是一種極度的奢侈,都是先解決溫飽問題,先吃飽在上學。比比皆是。所以我媽就是在家務農幹農活,我爸上幾年學就出去打拚賺錢。

而我就是出生在這樣的一年,這樣的一個家庭裏麵,幾歲前的印象太小根本無法記得清楚。他們在一起的經曆也是後來長大聽他們描述在一起認識相愛的過程以及後麵結婚的一些細節,上一代人結婚一般會有一些必要的家電,比如電視機,收音機,自行車,洗衣機老幾樣,然而父母結婚的時候是啥也沒有,就是從哪個地方不知道借的摩托車就把我馬接到家裏麵,一大家吃了個飯,後來就訂了下來。想想老一輩人結婚流程真是挺簡單的,老一輩的人愛情還是比現在的人的愛情多了一些樸實,純真,少了很多物質的東西。後來我媽就一直跟著我爸。。